东北网2月26日讯(耿占东刘金玲记者庄园)疫情发生以来,哈尔滨地铁每天消杀面积达到了84万平方米,光消毒液就用了2万公斤。哈尔滨地铁有这样一支保洁队伍,平均年龄51.8岁,属于高危易感人群,但面对危险和比平时大上3倍的工作量,他们在岗位上默默坚守,无一人退却。



给26个车站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从1月23日以来,哈尔滨地铁车站内多了这样一群装备特殊的“消毒员”。他们每天背着40斤的喷雾器,行走在乘客之间,出现在地铁26个车站的各个场所,任何一个角落不敢放过,一丝一毫不曾懈怠。
58岁的老保洁员多运兴,每天要消杀8坐车站,每个车站平均上下梯子30次,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他的家人劝他“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这个时候多容易感染啊。”,他却说,“干这活我有经验,跟那些支援武汉的医生、护士们比,我这算啥呀?单位需要我们的关键时刻,咱可不能掉链子!”
连续夜间工作10个小时为150节车厢消杀
为了让广大乘客坐上安全、干净的地铁,在地铁车辆段里还有这样一支队伍,每天晚上地铁陆续收车后,从18:30到次日凌晨4:30,13名保洁员连续10小时给25列车、150节车厢的扶手、拉环、座椅、地面、棚顶、门窗等进行全覆盖的防疫消杀和擦拭,这种超强度的工作让人难以想象,他们的手套磨破了一双又一双,衣服湿透了一件又一件,消毒药剂熏得队员们直流眼泪,却一直在坚持。
一家三口抗疫“总动员”
爸爸杜勇,哈尔滨铁路局车辆段5T运用车间检车员,妈妈吴秀丽,哈尔滨地铁工程大学站保洁班长,女儿杜崇源,哈尔滨地铁西大桥站安检员,一家人大年初四便主动请战,细数下来,杜勇和妻女已经整整坚守岗位24天了,没有在一起吃过一次团圆饭。
工作中杜勇是技术能手,家里也是模范丈夫,为了让吴秀丽有更多的休息时间,每次上夜班离家前,都要做好晚饭和秀丽第二天的早饭,默默支持妻子和女儿的工作。爱人吴秀丽在单位非常能干,重活、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来的最早、走的最晚,哪儿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女儿杜崇源作为哈尔滨地铁安检人员,因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每月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