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5月11日讯 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市政府获悉,《2020年全市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发,着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好环境,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重点解决五方面问题
1.重点解决“干事创业精气神”问题;
2.重点解决“决策部署落实”问题;
3.重点解决“担当作为”问题;
4.重点解决“营商环境再优化”问题;
5.重点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措施1
抓实干部作风
媒体曝光问题整改不到位追责问责公开通报
严肃通报问责,对不落实、不研究、不作为、不在状态、不守纪律“五不”问题反复发生、拒不整改的,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也要追究领导责任。对媒体曝光、领导批示的问题,不认真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一查到底,既要追责问责,又要公开通报。
措施2
抓实重点领域改革
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实现更多事项“一件事跑一次”;推进政务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综合窗口”服务模式;深化拓展疫情防控期间“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预约办”等便捷服务方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一网通办”、“全程不见面”审批,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严格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推动“证照分离”、“照后减证”,推行“办照即营业”;全面落实为克服疫情影响制定的减税降费利企政策。
开辟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在哈尔滨新区、国家级开发区(含综合保税区)健全并落实建设用地区域评估制度,探索推行“标准地”模式。实现勘验、测绘、审图、验收联审联批,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
建立柔性执法机制,探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快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开展企业群众评议执法司法活动,在一些重要窗口部门开展群众即时评议,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措施3
抓实营商环境专项整治
治理低保救助殡葬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开展领导干部破坏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特定关系人违规经商办企业,在土地供应、项目审批、资金分配、工程结算等过程中内外勾结、说情打招呼的突出问题。
◎开展行业乱象专项整治,集中治理脱贫攻坚、教育医疗、低保救助殡葬、城管供暖泊车等民生领域、重点行业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整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持续推进“清赖行动”,重点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集中整顿旅游、工程建设、食品药品、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市场秩序,着重查处工程验收结算环节不规范行为;深入清理涉企收费事项,进一步提高企业获取水电气热便利度。
◎开展法治环境专项整治,开展涉企执行失范、损害群众权益专项治理,实施重点案件评查,甄别纠正涉企产权冤假错案,严肃查处违规执法、以案谋私、利益输送问题,曝光重大行政违法典型案例。
措施4
抓实服务群众工作
利用“随手拍”、市长热线确保投诉件件有着落
认真评估研判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把握实际情况,为分类施策、综合施策、精准施策找准靶向。落实惠民政策,落实好保障群众生活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尽力减少疫情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办好群众投诉,充分发挥作风整顿“随手拍”、市长热线等投诉举报平台作用,把群众投诉举报受理好、办理好、反馈好,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措施5
抓实制度机制建设
采取联合直查、现场办公
妥善解决社会反映强烈问题
健全营商环境评价制度,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核心指标,开展全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查找差距,以评促改,全面优化。
创新“早餐会”“下午茶”“基层日”“项目日”等政企互动机制,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审批、要素保障和生产经营中的问题。
强化直查直办工作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采取提级办理、联合直查、现场办公等方式,妥善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避免当“二传手”、转来转去、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