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两会连线]刘明忠委员:拓宽劳模创新荣誉激励体系通道
2020-05-25 20:55:34 来源:东北网  作者:霍枭涵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5月25日讯(记者 霍枭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和能工巧匠。”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忠表示,从中国一重的实践看到,充分调动劳模等先进基层力量,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于企业改革发展创新各项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相比,在发挥劳模等先进基层力量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忠

  刘明忠认为,目前,劳模创新工作还存在不同专业、系统之间的各自经营、相互脱节的现象,企业内的协同和企业间融合创新水平还不够高,跨领域交流平台较少,一些企业自身劳模创新发展还缺乏活力,对外辐射作用的发挥更不够明显。劳模作为各行各业中出类拔萃者,很希望通过创新创造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可,不仅需要物质奖励,更需要精神激励。现实客观存在国家级的荣誉指标分配下来相对较少,尤其一些国家级奖项门槛较高,大部分是科技科研一类的劳模创新成果才能问鼎,而一些工作在抗疫一线、生产一线、服务一线的基层劳模的课题,虽然接地气,破解了很多制约发展瓶颈,但却很难取得大奖。劳模精神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动力源泉。

  刘明忠建议,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劳模的培育和管理,进一步拓宽劳模创新荣誉激励体系通道,增加劳模、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比例和数量,适当降低一些荣誉评比的门槛,或者设立倾向冶炼、机加、轻工、医护用品生产等一线的国家级奖项,并且重点考虑重工业地区龙头企业基层一线劳模;不断完善健全创新工作室运行机制,增强《意见》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强化对企业劳模创新工作的支持,并由相关部门牵头连线,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院所沟通合作,联合成立创新联盟、“校企协作创新平台”,建立“实习培养基地”等,不断孵化培养创新成果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真正打造成为集技术攻关、技能传承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功能的重要平台。

责任编辑:姜继周

【专题】决胜——2020全国两会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