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高考临考20天复习指南】哈三中历史教师张树丽:以变应变找准方向 以不变应万变科学备考
2020-06-13 07:57: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6月12日讯 (记者 王春颖)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20余天,在剩下的时间内各科目如何进行冲刺阶段的复习,记者近日采访到了哈三中教师张树丽老师,张树丽就历史科目冲刺复习给出了建议。

哈三中历史教师张树丽

  “2020年的高考与往年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考试时间的调整外,最大的变化就是,新的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张树丽老师说,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及《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这是2020年高考历史科命题的最高指南,文件从顶层设计上回答了三个问题,分别是为什么考、考什么以及怎么考。这就要求考生要以变化应对变化,找准备考方向。

  张树丽老师介绍,教育部发布的文件明确了“为什么考”,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明确了“考什么”,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明确了“怎么考”,即试题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解读表明,2020年的高考试题与往年相比,会更加突出教育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这一功能,更加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思辨意识的考查,更加注重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试题的形式上,也更加强化了对试题情境的创设这一考查载体的要求。她说:“基于以上的变化,我们在接下来的备考复习中,应该做些适当调整。”

  一是要特别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并尝试运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分析、解读时政大事。二是在强化对基础和主干知识记忆的同时,更加侧重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避免机械记忆,僵化理解,所学不能所用,知识能力分离的倾向。三是加强在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下,运用“论从史出”的原则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解读的能力训练,克服思维定式和教条化的使用教材知识。四是在训练试题的选择上,重视近几年高考试题在材料形式、设问方式、答题要求等方面的变化趋向;重视各地模拟试题在这些方面与以往的高考试题的明显不同。这样,以积极的应变心态应对未知的高考,才能做到临变不乱。

  “有变化,也不要恐慌,考生要以不变应万变,科学高效备考。”张树丽老师表示,无论客观条件如何变化,高考对学生综合素质考查的目标是不变的。因而,在找准高考方向的同时,只有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以不变应万变,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在接下来的复习备考中,她建议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制定计划,坚定执行计划。建议考生在最后的备考阶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计划的制定以每天能够完成的量为标准,宜小宜细,忌大忌空。尤其重要的是,要坚定的执行计划。这样,在每天完成任务的心理满足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在考前才会有稳定平静的心态,才可能正常甚至超水平的发挥。

  二是重视基础知识,教材时时在手。在备考的最后阶段,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仍是重中之重,张树丽老师建议考生把最后阶段对知识的复习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查缺补漏,对主干知识的深化理解,以及知识间内在逻辑关系的建立和宏观体系的架构上。根据记忆遗忘规律的特点,还应及时重复。所以,最后阶段至少对教材进行两轮复习,即使是考前3-5天也可以完成一轮对教材的梳理。这样,教材时时在手,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巩固,还有助于克服考前因紧张焦虑而导致的暂时性遗忘。

  三是精选精练习题,错题深究不放。所谓精选,即以近几年的国卷高考试题为主,地方卷建议给与海南和山东卷一定的重视,切忌不加区分,搞题海战术;所谓精炼,即站在命题人的角度和高考评价体系的高度,居高临下审视试题,弄清楚试题命制的意图、设问的方式特点,回答要求的隐含信息,以及标准答案的角度和语言的设定理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查找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差异和原因,最后形成对该类试题解题方法和规则的一般性认识。在高考试题的训练中,经常出现同一试题反复出错的现象,这恰恰暴露了你思维或知识中的弱项所在。因此,对待错题应深究不放,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彻底纠正,这样,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而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技巧。

  四是珍惜模拟考试,检验答题策略。2020届的学生模拟测试的训练最初采取网络测试的形式,由于缺少实景的模拟训练,因而学生在答题时间的掌控上,在文综试题的答题策略上,在答题卡书写规则的掌握程度上等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在最后这段备考时间,应该抓住模考训练的机会,全方位进行模拟,如考前的心理调适、考中的时间把控、试题变化的临场应对、答题卡书写的规则等,这样,在走进高考考场之时就会更加从容和淡定。

  五是注重交流表达,合作才能共赢。最后的阶段复习,切忌单打独斗,与考生、老师间的问题交流,不仅会拓展考生的思路,凝练考生的语言,还有助于借鉴别人好的方法,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

  六是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内容。长期的紧张备考复习,使得多数学生的作息安排都不尽合理,这将极大影响临场的发挥。因而,最后阶段,在按部就班复习的同时,也要逐渐的调整作息时间,使自己的最佳生理状态与高考的时间相吻合,这样才会有最佳的应考状态。

  张树丽鼓励各位考生:“疫情之下的备考,于你于我于他,都是前所未有的经历,也必将成为每个亲历者人生中难以抹去的记忆。我相信这段特殊的备考经历,不仅会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更教会学生以理性的思维去应对变化,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我想,这才是学生们真正的成长。”

  教师简介:

  张树丽,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历史教师,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兼职教研员,黑龙江省学业水平测试命题负责人,黑龙江省会考阅卷组顾问。哈尔滨市教学大赛和南岗区教学“百花奖”大赛评委。东北三省历史学科教学能手,黑龙江省历史学科教学能手,黑龙江省课改先进个人,哈尔滨市学科带头人,哈尔滨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哈尔滨市优秀教师,哈尔滨市优秀班主任,哈尔滨市南岗区十大名师。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