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5日讯 6月5日,黑河学院与爱辉区共同开办心理援助志愿服务所,共同化解疫情给群众心里带来的不利影响,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提供新的动力和引擎。
近年来,爱辉区着眼群众需求,因地制宜整合各类资源,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志愿为民服务活动为主线,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这个区不断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积极与黑河学院开展共建合作,发挥“1+1大于2”的集成效应。双方秉承建立“资源共挖、人才共用、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在文化、历史、人才、教育等多领域开展了深入、持久的合作交流,先后签署了农业、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8个专项共建协议。疫情期间,有9名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心理志愿服务,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线上”载体,免费为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居家医学隔离人员、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等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等心理咨询服务,目前咨询人数达1.1万余人,开展网络咨询微课、家长心理疏导网络讲座、未成年人爱“疫”满堂、“水果润心田”网络课程以及为16位残障人群开设视频手语辅导等心理志愿服务活动。
围绕“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爱辉区通过建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实践大讲堂、科普大篷车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爱辉区成立医疗、文化等10个领域志愿服务团队100余支,2.95万注册志愿者参与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当中来。全区4个街道15个社区、11个乡镇89个行政村,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努力打造融合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体育服务等五个文明实践综合平台。 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区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搭建值守卡点,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组建医疗、便民、心理咨询、宣传引导、关爱帮扶、交通运输10余项领域的志愿服务小分队;构建社区防控一体化,入户走访、电话排查、广播小喇叭,向周边群众做好疫情政策措施解读和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爱辉区万名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1445次,累计活动参与人次8.6万余人。第三届全省旅发大会即将在黑河召开,爱辉区围绕服务接待、交通疏导、急救医疗、咨询引导、环境保护、维护稳定等多领域组建高质量志愿服务团队,50名优秀志愿服务政务解说员通过前期“云端课堂”“云端风采秀”培训,为旅发大会做强势预热,充分展现爱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