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鹤岗
搜 索
【龙江好网民】援鄂医生王野虓:爆红网络的医学科普达人
2020-06-18 10:26:00 来源:鹤岗市委网信办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6月18日讯 王野虓,今年33岁,是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主治医师,黑龙江援鄂医疗队成员,黑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龙江好人爱岗敬业代表,鹤岗市最美医务工作者,孝感市先进工作者,2019年度鹤岗“中国好网民”先进代表、鹤岗市人民医院科普之星、优秀医生。在网上,他被称为“水果医生”,粉丝数量将近100万,拍摄的水果手术科普视频总播放量达1亿人次。

  “一位有趣而敬业的医生,一个慈爱又用心的父亲”

  王野虓有一个3岁的儿子。医生工作忙碌辛苦,四天一个夜班的非正常作息规律,让他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儿子经常问妈妈“爸爸呢,爸爸呢?”,妻子总是回答“爸爸做手术呢。”孩子小,懵懵懂懂,时间长了,王野虓就想,应该给孩子启蒙,让孩子了解医生、了解手术。2018年8月,他在短视频平台“快手”注册了账号“水果医生”,并发布了第一条“手术”视频——为一颗葡萄开腹取籽并缝合。视频发出后,非常火,播放量达到300多万次。

  “在考虑让儿子体验做手术的感觉时,最初我也不知道用什么做,但最后一想橡胶、硅胶颜色太单调,肉会引起反感,水果颜色多,选水果吧,五颜六色的水果容易引起小孩子的注意力,希望能让孩子喜欢上医学,以后也能从事医学行业。”王野虓说。

  点开“水果医生”账号,王野虓已经上传了100多台“手术”视频。“西柚”胃组织切除、“芒果”阑尾炎、“车厘子”腹腔取物、“卷心菜”盆腔肿物剥离等等,各个水果都好似上了手术台的病患一样,在他精湛的手法下,接受着切割、摘除、引流、缝合等手术过程。

  受视频影响,儿子慢慢能说出一些医学术语,王野虓非常高兴。但他会尽量选择夜间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和妻子共同完成拍摄,因为手术器械有危险,手术操作也很严谨。另王野虓没想到的是,这些视频上传后,引来越来越多网民关注,粉丝量急剧增加,央视及全国各路媒体也纷纷采访、报道和转载,王野虓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咖”。

  对于成为网红,王野虓笑着说,这是他所不想的。ICU的医生,紧张程度难以想象,工作不容丝毫懈怠,所以他不想受网络影响,也不希望大家过多关注他个人。但说到子承父业这件事。他说:“如今很多医生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从医,因为太苦太累,但是我还是希望子承父业,虽然很累,但挽救生命的成就感能让人对这个职业义无反顾。”

  “他不仅能救人,还救了我们的梦想!”

  现实中的王野虓,既没有大多东北男性的粗犷,也没有网上传的那么神气,些许是工作辛苦,稍有些瘦弱。但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王野虓除了感受到普通人对医生和医学知识了解的很肤浅、甚至存在较多误区和疑惑,又感受到了另一种压力和责任,就自然地将触觉和内容调整到了为大众普及医学知识和改善医患关系上来。

  比如,遇到急危重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在与家属进行沟通、交待病情后,一些家属不是很快能理解治疗的状况,他就会在随后拍摄的视频、留言或回复中,把一些常见问题做个解答,也会尽量把手术过程每一步都用水果展现出来。一名患者家属说,“感谢王医生,了解了,减少了恐慌心理”。

  越来越多的粉丝追捧着这位给水果做手术的视频达人,大家表达着不同感受,有喜爱、有惊讶、有调侃。有的粉丝说,“这个医生好残忍,每次缝合完伤口,都把患者吃了。”“打卡,所有视频全部看完,太有才了,也很细心,厉害!”“热门了医生,下次给西瓜做个手术?”“我想看你把鸡蛋弄开,然后取它的蛋黄。”

  有的粉丝说,“这娴熟的针法,这线结打的太帅了。”“太佩服医生了,刮目相看,肯定学习的时候也很严格,不能有半点差池。”“这练的或许不是一种技能,更多的是一种细心耐心和精确度。”“这医生的思维何止是四维立体。分明7D八维带有感知遐想且幽默。”

  有的粉丝说,“王医生的做法寓教于乐,有创意。”“即使是水果也可以教会医学生一些同样的道理,看起来是段子,其实是间接教程。”“传播医学常识,有事情发生时不至于做吃瓜群众。”“太好看了,科普的太好了,背后的故事重之又重。”

  一些粉丝还会通过互动向王野虓咨询问题,如果患者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和王野虓的建议一样,他会很满足。他表示,接下来,还将坚持按照这个风格做下去,希望可以通过视频,普及医疗知识和手术常识,教会更多人急救常识,让不懂医学的“吃瓜群众”越来越少,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没考虑更多,就想祖国有事儿咱得上!”

  2020年2月11日,梨视频的一篇报道《口罩遮不住的帅气!网红水果医生随团出征孝感……》,让王野虓的粉丝又兴奋了一场。

  谈到援鄂的过程,王野虓说:“看到黑龙江支援湖北的文件,自己一寻思:党员、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男性、正值壮年,得上啊!真没考虑更多,就想祖国有事儿咱得上,说难听点要是真扔湖北了,也没事儿,儿子估计也能支持我,以后对他的工作也是一种激励,就主动报名上了……”

  援鄂的五十多天里,对于生死,王野虓没有紧张,没有恐惧。但很多经历,却让他终身难忘,甚至泪流满面。

  最难忘的是抢救一名叫张某峰的重症患者。张某峰出现呼吸窘迫急性加重后,所有的药物抢救均已无效,王野虓通过对讲机向哈尔滨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汇报,把呼吸用药物直接打掉,上呼吸机后,患者进入了昏迷状态。王野虓日以继日地关注他的化验指标、营养状态,掌握胸部放射线恢复情况。10天后,张某峰缓慢苏醒,第一眼看到王野虓,因为嘴不能说话,就一直用眼睛和王野虓交流。因为长期在ICU病房的经历,王野虓了解患者心理,就拉住了他的手,他们握了好一会儿,大约十分钟,他开始在王野虓的手心写字,是一串电话号码,王野虓问是不是要报平安,他用力的点头并伸出大拇指,同事用视频记录了这个过程。3月18日,张某峰痊愈出院时,王野虓及同事和他一起留了影,并亲手将他转交给妻子。

  离开湖北那天,街边密密麻麻都是人,从8岁的儿童到80岁的老人,都出来送别,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从市中心的酒店一直到城郊高速路口,全都是人,王野虓流泪了!他说,湖北人民最应该感谢的是当地的医生和护士,他们在我们没去之前的那种艰辛,在我们离开后的继续坚持,他们把最艰难的时候顶了过去,我们去之后,接管了他们的感染重症病房,他们又下到了医疗条件最不好的县乡,他们一直在默默地、勇敢的坚持和担当,我们受之有愧,只能说是龙江真情永世不忘吧。

责任编辑:张广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