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辟谣之力 扬文明之光

主办:中共黑龙江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东北网络台
网络谣言曝光台
网络同心 文明同行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29日)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28日)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27日)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24日)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23日)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22日)
牡丹江市委网信办辟谣公告
11月21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牡丹江市过路人给砸死了,警惕,行走要注意“天上”冰溜可不长眼。”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21日)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20日)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真相: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多种疾病交织叠加,许多人出现发烧、咳嗽、流涕、头痛、咽痛等症状。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6日)
近期,一种名为“司美格鲁肽”的降糖注射剂在网络上受到广泛关注,有不法商家宣称这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减肥神器”。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5日)
近日,有呼和浩特市市民传播“呼和浩特市医保统筹截止到11月20日左右”的说法。经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核实,该内容纯属造谣。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4日)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3日)
近期,随着每年一度的供热采暖季到来,网上出现涉及多地的“低价代缴采暖费”等信息,声称可以“九五折”“九折”折扣形式低价代缴采暖费。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9日)
近日,随着广东居民阶梯电价进入“非夏季标准”,网上流传“广东冬季电价涨价”“电费更高了”的说法。对此,广东电网回应称,网传消息是谣言,广东省居民电价没有变化。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8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拟在今年的第三批次供地中取消地价上限”。11月7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对此回应表示,北京“取消地价上限”为不实消息。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7日)
近日,网传“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某学校有学生失踪,并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经当地公安机关查证,该信息为谣言。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6日)
近日,一张“配送服务年龄到限通知”的截图在网络流传,称“年龄超过45岁后,就不再符合某外卖平台及配送服务商的服务规范,系统将不再派送订单”。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3日)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如果在斑马线上被撞,可以赔偿30万,如果在斑马线以外的地方被撞,只能赔偿3万。”对此,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日发布微博回应,“网传视频中的说法并不严谨,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会根据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来判定各方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交通事故的赔偿额度是根据此次事故所造成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2日)
近日,有人在社交平台发布短视频称“重庆公租房不摇号直接分房”“一次申请永久居住”“永不涨租”。为此,重庆市联合辟谣平台向重庆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核实,证实该信息为虚假信息。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日)
近日,有网民发布了一艘小船夜行于四川省宜宾市三江口江面的视频。视频中,小船上有人将渔网放入江中再拉起。发布者声称“水幕电影过来一点点正对三江口,有渔船在打鱼,正在下网。”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31日)
近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上发帖称“重庆酉阳广场人贩子将孩子迷晕”“酉阳广场人贩子将孩子迷晕当场被抓,同伙跑掉现在还未抓到”。经向当地公安局核实,网传信息系谣言,实则是当地群众逗孩子,抱了一下小孩。该地今年以来未接到学生被拐警情。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30日)
近日,一则“全国工龄退休政策曝光:只要在同一家单位工作满25年,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提出工龄退休申请”的消息在网上流传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27日)
近日,一篇名为《职工注意!2024年起,职工医保缴费将彻底改变》的文章和相关截图在网上传播,文中声称“职工医保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将不再有自己的医保账户”。对此,10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辟谣声明称,上述相关内容纯属造谣。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26日)
近日,网上流传“天津出现一种新型传染病——肺吸虫病,已导致数百人感染,其中10多例死亡” “一天确诊5000人”等相关信息,引发部分市民恐慌。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25日)
近期,有网民发布信息称,深圳地铁4号线某个高架桥的衔接处疑似出现“裂缝”,引发社会关注。对此,深圳地铁运营方进行释疑:网传图片显示的位置为桥墩承托及连接两边高架桥的地方,一边是大跨度钢箱梁,为正方形断面,另一边是典型混凝土结构梁,为上宽下窄梯形断面。由于两边断面的形状不一,因此两者的连接处会有缝隙,而非“裂痕”。此为高架桥设计的一部分,实际上桥梁是稳固安全的。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24日)
近日,有网民在微信群内发布“保定市化粪池爆炸了,死了一个,重伤五个,三十人轻伤”的信息,引发关注。经保定市莲池区网警核查发现,此信息为徐某某(男,22岁,保定市莲池区人)为博眼球、引关注而故意编造的不实信息。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23日)
近日,一段“长沙交警执法时推倒电动车”的网络视频引发关注。对此,长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通过调取涉事交警的执法记录仪,还原了事实真相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20日)
身份证和手机贴合在一起不会被消磁。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没有磁条,也就不存在被手机消磁的情况。如果身份证存在无法读取数据的情况,一般是芯片或线圈损坏造成的。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19日)
近日,有自媒体发布“中储粮停止收购玉米”的消息。对此,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18日发布声明称,经核实,该消息与事实不符,公司近期从未发布相关信息。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18日)
近日,一则名为“江苏无锡一工厂突发爆燃,造成2人死亡”的视频在网上传播。根据无锡市公安局10月17日警情通报,该视频为虚假视频。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17日)
近日,一段“西南大学药学院爆炸了?”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对此,重庆市互联网举报中心向西南大学校方求证,初步证实此视频为不实信息。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16日)
近日,有网络传言称“苏锡常将设立经济特区”。经苏州市网络联合辟谣平台向有关方面了解,此信息内容不实,为个别网民杜撰编造。请广大网民不信谣、不传谣。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9月辟谣榜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9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旧谣新炒、无中生有等造谣现象有所增多
无中生有造“热点” 假冒权威图牟利——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9月辟谣榜综述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9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旧谣新炒、无中生有等造谣现象有所增多;冒用权威名义诈骗牟利、夸大谎报灾情编造谣言,以及利用“卖惨带货”营销套路虚假摆拍视频在网上时有传播,严重误导公众认知,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13日)
10月12日下午,一则“广州地铁遭受恐怖袭击”的信息在网络社交平台传播。经当地公安部门查证,该信息系犯罪嫌疑人谭某为炫耀其可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生成特定页面的能力而编发的谣言,广州辖区未收到任何相关警情,社会治安秩序正常,广州地铁运行正常。目前,谭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9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旧谣新炒、无中生有等造谣现象有所增多;冒用权威名义诈骗牟利、夸大谎报灾情编造谣言,以及利用“卖惨带货”营销套路虚假摆拍视频在网上时有传播,严重误导公众认知,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9月辟谣榜综述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9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旧谣新炒、无中生有等造谣现象有所增多;冒用权威名义诈骗牟利、夸大谎报灾情编造谣言,以及利用“卖惨带货”营销套路虚假摆拍视频在网上时有传播,严重误导公众认知,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12日)
近日,一则“上海宣布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对此,上海市体育局表示,上海目前尚没有申办奥运会的计划。据介绍,国际奥委会近日正式确认,上海将作为奥运会资格系列赛的主办城市之一,于2024年5月16日至19日在黄浦滨江举行相关赛事。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11日)
近日,有网民发布消息称:“安徽泾县一所小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多名学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经泾县警方核查,该信息为暂住在泾县的张某为博眼球、赚取流量,编造并在自己注册的平台账号上发布。当地警方依法传唤张某接受调查,张某到案后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张某因涉嫌寻衅滋事已被依法行政拘留6日。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10日)
真相: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但大多数辐射无害,Wi-Fi、基站产生的辐射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太多影响。辨别安全辐射和有害辐射需要看频率,比紫外线频率低的,例如可见光、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蓝牙、Wi-Fi信号、手机基站、广播电台,都是安全的电磁辐射;比紫外线频率高的,包括高频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非正规来源的家装石材、所谓的“氡养生”等是有害的电离辐射,一定要远...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9日)
近期有不法分子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浙江省嘉兴市红十字会的账号,在网络上以“捐款返利”的名义实施诈骗行为。嘉兴市红十字会郑重提醒,未经嘉兴市红十字会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一律为虚假或诈骗信息,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他人以返利作为回报的虚假信息,一经发现受骗,请立即报警。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8日)
近日,一则“湖南省沅江市赤山大桥路段发生一起死亡3人的交通事故”的信息在网上流传。经查,该信息系谣言。10月1日6时许,违法嫌疑人王某使用本人抖音账户,发布了相关虚假视频,该视频浏览点击量达16万余次,且发布后又被多人转发和点赞,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7日)
2012年我国启用电子普通护照后,首位英文字母由“G”调整为“E”,代表电子护照含义。随着普通护照签发量增加,前缀英文字母调整为2位,由E+1位英文字母组成,英文字母从A至Z顺延,其中字母I、O除外。
黑龙江网警依法处置两则涉洪涝灾情谣言
紧急提醒!涉及微信、支付宝,多人中招
伊春市嘉荫公安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校园主题宣传活动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公安分局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
牡丹江市委网信办 | 坚持创新引领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违停奥迪的不是副市长!张口造谣岂能无责
小学副班长受贿数万?官方:不实 学校已撤并 几年前的新闻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
绥化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挂牌成立
久戴口罩引肺癌?关于口罩,这些误解要澄清
近日,上海辟谣平台接到网友留言,希望求证关于“长时间戴口罩肺结节明显增大”的说法是否正确。从网传说法看,有人将口罩的危害归咎于口罩中间层熔喷布,指出熔喷布为石油产品,“微末颗粒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里”,所以有危害。
重要提醒:黑龙江这个传言是假的
“医保平台切换更换社保卡”,假新闻!
密山市公安局杨木派出所查处一起 散布不实涉疫信息案件
哈尔滨市委网信办辟谣公告
牡丹江市委网信办2021年辟谣公告第2号
牡丹江市委网信办辟谣公告第1号
国网双鸭山供电公司缘何获得多项殊荣?
@大庆市经营者 收到"执照认证"信息谨防钓鱼网站诈骗
哈同高速桥塌了?假的
每人免费领两张哈市极地馆门票? 这是虚假信息不要信
喝外地水能帮孩子长高?这一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提醒!高考临近,这些谣言勿信(内附防范贴士)
每年高考前夕,网上总会有些不良机构或不法分子借高考之机炒作一些虚假信息,误导考生和公众。为此,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希望各网站不为谣言提供平台,希望网民不信谣、不传谣。
双鸭山市自来水加注大量氯气?谣言!
10日,记者从双鸭山相关部门获悉,双鸭山自来水公司发布紧急辟谣公告如下
谷振春委员遏制网络谣言产业链
疫情期间,信息旋涡现象凸显。人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受到谣言的困扰。几个月来,同谣言的线上“交战”,同样成为了战“疫”的一部分。疫情中的谣言不仅在数量上不断涌现,而且在内容上花样翻新。虚假不实、具有误导性或严重政治偏向的信息传播,严重扰乱了公众心理、伤害了社会情绪。
“核酸检测阳性供应商去过大庆新玛特”是谣言!二人造谣已被警方拘留
道听途说谣言信以为真,编辑转发多个微信群,一人传播一人编写,两名造谣者均被警方行政拘留。
齐齐哈尔网警提醒您:这些都是谣言!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广大干部群众正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但仍有个别网民在微博、微信群(朋友圈)、快手等平台上发布和转发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
黑龙江大庆把握“五个关键”探索推进网络综合治理
谷振春委员遏制网络谣言产业链
今日辟谣(2023年7月20日)
清朗网络环境,齐齐哈尔市公安局昂昂溪分局“百日打谣”在行动
黑龙江公布10起典型案例
鹤岗公安公布5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今日辟谣(2023年7月12日)
今日辟谣(2023年6月20日)
今日辟谣(2023年6月16日)
今日辟谣(2023年6月8日)
更多
版权所有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