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1日讯(记者 迟亦达) 7月,红树莓迎来夏果采摘季。位于宾县的哈尔滨高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加工车间里,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工人们紧张工作着:人选、冷冻、机选、包装……红艳艳的树莓、蓝湛湛的蓝莓、黄澄澄的土豆、红彤彤的草莓、绿油油的毛豆……五彩斑斓的速冻食品被装进冷藏集装箱运往港口出口海外。1个多月后,这些冰城“五彩冻货”有的会出现在进口国家的餐桌上,有的会被送进工厂制成果酱。

顺利复工小小毛豆“每周一柜”卖进国外超市
去年,国外连锁超市和高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下订购合同,每周都从宾县购买一货柜的速冻毛豆。疫情突然暴发,还没复工复产时,“每周一柜”的订单要求无法满足。关键时刻,宾县相关部门进驻企业,监督指导企业制订疫情防控方案和实施方案,在严格把关下,企业顺利达标,正式复工复产。
合作共赢“企业+经纪人+种植户” 共同富在产业链上
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加工,农民工在家门口上岗赚钱,一批批速冻产品走出国门赚钱。同时,在田间地头,农民也因这条产业链鼓了腰包。
为了方便管理,企业在宾县实行了“企业+经纪人+种植户”的模式。经纪人替企业“管理”其所带动发展的浆果种植户,协助公司技术人员向种植户传授植保技术,监督种植户不使用化肥和高残留农药,在浆果成熟后组织种植户采摘并运到公司等。收获期之后,公司给经纪人每斤0.1元到0.3元的服务费。
夏庆祝是常安镇光安村农民,现在他家的红树莓种植面积已达50亩。在管理自家的红树莓之余,老夏还当起了经纪人。今年,他“管辖”的树莓面积已有五六百亩。每年的这个季节是他最忙的时候,他要负责把种植户摘下来的树莓果雇车运到公司,然后和公司对账,公司付款给种植户。“当经纪人,现在一年还能挣个三四万元呢。”老夏高兴地说。
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对于种植户,“高泰”还有个保底政策:市场价格超低的情况下,公司保证种植户的收入要比种玉米等大田作物高3倍。高价、大量出口,不仅为企业带来利润,也让位于产业链下端的宾县几千种植户和近百名经纪人收获颇丰。

强势上扬企业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4.8%
最近,这家企业的加工车间里又多了几台“大件”,这是企业从英国引进的激光色谱果蔬检选仪、从韩国引进的X射线异物挑选机,确保浆果在速冻前无虫、无杂质。
“欧盟对有机食品的进口有着全球最严苛的标准,不但要确保绝对有机,而且对细节也严格把关,即使在一盒树莓果里发现一根头发,也可能会退货,并向我们提起赔偿。”于永丰介绍说,“对方要求严苛,我们就要比对方更严,才能让人家服气又放心地把订单交到你手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企业总销售额是8988万元人民币,出口额为7367万元人民币,折合美元为1050万元,出口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