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黑龙江高院举行了第二十七次全省法院工作会议。齐齐哈尔中院、大庆中院、绥化中院、黑河中院、集贤县法院、鸡东县法院介绍了工作经验。
齐齐哈尔中院

齐齐哈尔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毕同春发言 朱丹钰摄
坚决贯彻省市委和省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围绕中心工作,强化务实担当,努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服务抓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扎实开展政治大轮训、解放思想大讨论、主题教育等活动,引导教育干警在服务大局中切实强化政治思维、大局思维、服务思维、底线思维,增强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发展所需、政府所急、企业所盼、法院所能上持续发力。
围绕保障抓机制。先后建立并不断强化党委领导协调、府院对接联动、企业走访问需、风险隐患排查、应急快速反应、主动纠错纠偏、警示教育问责、统一组织领导等八项机制,以稳定的机制强化保障、增强效果。
围绕重点抓审判。在提升诉讼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在认真审理好企业破产案件上下功夫,在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上下功夫,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上下功夫。
围绕落实抓责任。坚持大爱从严,强化监督问责,确保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以风险排查、案件评查、审务督查、司法巡查“四查”为抓手,注意发现问题,强化监督问责,推动司法作风持续改善。
大庆中院

大庆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洛大雨发言 朱丹钰摄
深入推进“一体化”管理,功在当前,利在长远。2019年,大庆中院对两级法院、1833名干警推行“一体化”管理,严抓严管,提质提效,质效排序在全省上升5个位次。
提高站位强认识,坚定“一体化”管理信念。提出重在权责落实、重在健全机制、重在贯通联动、重在补强短板、重在面向基层的总体思路,两级法院党组牵头抓总、扎实推进,全体干警自觉融入、合力攻坚,推动“一体化”管理取得突出成效。
固本强基建制度,健全“一体化”管理规范。聚焦增强制度治理效能,制发党务、政务、审务、人事等制度99项,形成全市法院一体遵循的制度体系,“一体化”管理纳入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聚焦质效严监管,突出“一体化”管理重心。把握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以践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诺为抓手,推进公正高效司法。强化质效考评,强化均衡结案,强化评查督导,强化执行攻坚。市委书记批示肯定全市法院提升办案质效措施。
精准对接促联动,拓宽“一体化”管理领域。着眼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的高站位,加强多元对接联动。精准对接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制定实施意见,在东北三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中院牵头的办理破产指标列东北三省第2名。精准对接多元化解矛盾要求,制定行动方案,被誉为“实践枫桥经验大庆模式的创新举措”。精准对接强化司法交流要求,开展体验式公众开放,把公众开放日办成了法治宣传的重要平台。
持之以恒正风纪,提升“一体化”管理水平。以摘掉光环、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气概,坚决扛起反腐倡廉主体责任。狠抓廉政教育,狠抓专项整治,狠抓执纪监督。
统筹兼顾战疫情,凸显“一体化”管理效能。突出抓好党建引领,中院党组发出防疫募捐、晾晒“学习强国”积分、党员先行倡议和六次“动员令”,在防疫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绥化中院

绥化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双近发言 朱丹钰摄
突出“一院一品”,积极担当作为,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全方位多维度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高地。
积极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平台建设,全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全市搭建起了市委政法委牵头主办、法院承办、多部门配合、各调解组织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平台。
深入推进“分调裁审”机制建设,着力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大力强化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建设,加快推进“分流、调解、速裁、快审”办案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机构人员整合,促进业务功能融合,形成流程全贯通、业务全覆盖、诉调无缝衔接的诉讼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智慧诉讼服务”建设,戮力增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动能。通过大厅、网络、电话、巡回“厅网线巡”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诉讼服务。
扎实推进“一院一品”品牌建设,努力培育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发掘社会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工作品牌,努力形成一院一品牌、院院出精品的工作局面。
黑河中院

黑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曲民发言 朱丹钰摄
围绕人民群众诉讼最急最忧最盼的事项,聚焦窗口服务,紧盯流程节点,采取“三新三直”措施精准发力:
抓理念更新,承诺部署直抵审判一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法院、当事人、社会三维入手,力促工作观念转变。制发《“打官司不求人”工作实施意见》,部署推进到基层。思想教育到干警,转理念、改作风、优流程、提质效。宣传发动到各界,开展“法律七进”活动90余次,印发宣传资料近3万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承诺就在身边。
抓机制创新,承诺措施直通改革前沿。落实“打官司不求人”承诺,让群众相信法治,关键在于推进改革、提质增效。在办案流程上提速,基层法院全部建立速裁团队,31名速裁法官办案10716件,平均审限25天;在多元化解上拓展,2019年委托、委派调解纠纷1787件,同比增长4.5倍;在资源整合上发力,成立司法辅助事务集中管理中心,集中办理送达保全、司法鉴定、庭审辅助、卷宗移转等工作。
抓服务革新,承诺效果直达社会各界。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科技引领作支撑,开通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借助“键对键”实现与群众“心连心”;服务作风更亲民,接待咨询、案件录入、保全鉴定等工作实行流程化管理,让群众切身体会到一站式办理的快捷高效;执纪监督无盲区,开通服务质量效率投诉和纪律作风举报电话,设置投诉举报箱、发放廉政监督卡。
集贤县法院

集贤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于夫鑫发言 朱丹钰摄
以新理念为引领、以新制度为保障、以新措施为抓手,打出三位一体“组合拳”,全力提质增效,三年来审判案件质量稳步提升,效率逐年提高,执行工作主要指标持续向好。
树立新理念,引领提质效。不断更新管理理念,真放权、重监督、提质效,三年三个理念引领全年工作,使法官素质有所提高,案件质效明显上升。筑牢以法官为重心的服务保障观念,提升效率。把让有理的当事人胜诉作为法官的审判理念,提高质量,并以此作为评查案件的标尺,让有理的当事人清楚不用求人,让无理的当事人明白求人无用。
建立新制度,保障提质效。完善党建制度做保障,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创建法官自主考核制度,选取资深法官成立法官考评委员会,制定《审判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并组织考核。创新执行员考核制度,制定《执行员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提高首执执结率、执行完毕率和执行到位率的分值,灵活运用考核办法,调动执行员的积极性。
落实新措施,促进提质效。提升法官能力多渠道,提高案件质效多举措,加大监督多角度。
鸡东县法院

鸡东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景峰发言 朱丹钰摄
借助司法体制改革契机,围绕审判、信访、执行等重点难点工作,持续探索司法权运行监管新途径,使司法权的行使与监督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步推进,促进审判执行质效和司法公信力稳步提升。
完善诉访分离机制,推动涉诉信访解决制度化实质化。明确信访案件由信访复查法官接待、处理和答复;落实信访复查法官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落实信访复查与案件评查和监察调查的衔接程序。
完善裁执分离机制,推动执行难解决制度化实质化。将执行实施权与执行裁决权相分离,形成了财产查控、执行裁决、执行实施三分离的裁执制约模式。组建1个执行事务团队、1个执行裁判团队、7个执行实施团队,在新的执行管理模式下,加强了对执行权行使的制约和监督。
完善流程监管机制,推动审判质效提升制度化实质化。建立案件程序管理的“防火墙”,规范审判程序;建立案件质效评估的“监控器”,实施科学监控;建立案件态势分析的“助推器”,解决突出问题。2019年,审执结案件5855件,结案率96.8%,与2014年相比分别上升170%和7.2%;发改率0.39%,与2014年相比下降2%。
完善院庭长监督管理机制,推动监管方式制度化实质化。围绕“放权”与“控权”,到位而不越位的要求,健全了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机制。明确了院庭长行使监督管理职责的范围;细化了院庭长“四类案件”审判监督管理职能;明确了院庭长监督管理的禁止性事项,划定监督管理“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