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友谊县工商联(商会)改革 民营企业家出任主席
2020-07-28 07:49:4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晓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7月28日讯 54岁的冯振国当了25年的粮食加工企业老板,没想到今年却走上了仕途。友谊县工商联召开四届三次执委会议,他全票当选为友谊县工商联主席。这也是双鸭山市首位企业家主席。

  粮食加工是友谊县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全县共有规上企业17家,其中非公企业12家,粮食加工企业11家,占比92%。优势明显但短板也突出:企业产品质量不高,产业规模小,大单接不了、品牌树不住、产业做不大,企业承受风险能力较弱;产业链单一、发展不成熟,全部为粮食粗加工业,难以形成产业链集群,竞争力较弱;企业间沟通联系少,没有形成合力,面对市场风险不能合力应对。特别是受今年疫情影响,各企业订单不同程度流失,发展举步为艰。

  “我2018年曾到广东省佛山市挂职,佛山的工商联(总商会)执委会主席就是由企业家担任。当地商协会非常发达,跨行业企业之间经常相互交流,志同道合的企业会抱团发展。”今年3月刚到友谊县任县委书记的刘少坤说。

  如何有效破解友谊县非公企业发展难题?县委县政府决定借鉴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对工商联领导班子进行改革,由非公企业代表人士担任工商联主席。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友谊县工商联(商会)领导班子改革工作方案》,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改革目标。

  经过领导小组全面调研,并征求相关部门和非公企业人士意见,新虹丰粮食经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振国被提名为工商联主席人选。当然,企业家要经营自己的企业,不可能成天在工商联上班。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友谊县特意为工商联配备了专职的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企业家当了工商联主席后,变化很明显:首先是工商联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无论班子还是会员都更团结;其次是工商联作用发挥得更好,冯振国就任后第一时间就带领班子成员深入各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他们积极与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沟通,争取6万吨水稻加工订单,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县内几家水稻加工企业也达成一致,决定共同完成6万吨水稻加工任务,有力破解了民企单打独斗的局面。

  “这个月底我们就去深圳确定具体合作细节。”冯振国说,“我们7月初将粮食加工、粮食烘干企业聚到一起,成立了大米商会,打破友谊县民企没有商会的局面。”

  “过去工商联是个很松散的组织,现在凝聚力、社会影响力都大大增强了。”刘少坤高兴地说。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