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藏粮于管”的宝山担当
2020-08-12 10:25:53 来源:东北网-双鸭山日报  作者:高玮 王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12日讯 一大批新农人、新农企走进作业点、田间地头,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耕耘着11万亩土地丰产丰收的希望。目前,宝山农场有限公司共有农户联合体(合作社)8个,“四部”:资产管理部、商贸经销部、农业服务部、综合产业部在农业研发、生产管理、产业服务三个方面精准发力,建设绿色有机大米生产基地、农产品电商集散地、候鸟式养老基地,真正走出一条以“宝山一家亲”为品牌的企业化发展之路。

  “田保姆田保姆””让种地更容易

  黝黑的皮肤、灿烂的笑容,负责水稻用药、人称“种地小能手”的张志强,一年365天有300天奔走于田间地头。这个小伙以别人难以想象的热情和执着,为种植户提供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和用药指导。

  像张志强一样扎根沃土,在宝山倾力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人还有很多,每块田都印下了他们的足迹。

  刚过去的6月和7月上旬,在水稻种植基地的一些田间小道上,经常能看见标有“农业科技服务部”的大篷车行驶在路上,对于当地很多种植户来说,“农业科技服务部”是一个知心的朋友。适时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知识、辨别真假农资产品的技巧、手把手地教授施药方法……农业科技服务部的农技人员总是第一时间将这些知识免费传授给大家,让农业专业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不再遥远。

  早在2015年,宝山农场立足自身产业优势积极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6个专业化农业服务站作为重点扶持的新型经营主体,把30个种植大户、15个农机户作为重点培育的专业个体农业户,逐步形成合力提供基础性、公益性社会化服务的新格局。

  土地“托管托管””让农户更悠闲

  从一家一户分散生产到土地规模化经营,从繁重的人工劳动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机械化操作,宝山农场探索保姆式全程托管及菜单式半托管两种土地托管方式,加速农场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开启种地新模式。

  近年来,宝山农场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遵循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紧扣现代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组建农业科技服务部、科技服务中心,扶持专业大户、种植户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为服务宗旨,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我们探索试行农技推广‘1+N+N’结对服务方式,即1个农技人员结对多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更多的种植大户,以技术和信息传递为主,解决农业科技和农技推广信息不能及时有效传递到大户手中的问题。”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李铁江说。

  为帮助种植户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农场努力营造良好环境,探索尝试土地托管生产模式,为种植户提供“保姆式”全程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同时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农机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有效整合土地,利用资源,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深加工打品牌迎来“高光时刻高光时刻””

  宝山农场的大米品质高、口感好,是因为宝山人在种植上下了真功夫。以“十一统一”种植模式,2000栋大棚实现工厂化育秧、土地机械平整、施肥、上水、无人机喷药封闭式除草、机械化插秧、无人机统防统治直到收割,实现了高质量、高增收的“双高”目标。

  农场以30%的种子田,70%的订单种植绿色有机优质米的“三七天下”的种植方式推进绿色智慧厨房建设。在田间设置60余个农情监测点、2个小型气象站,覆盖10万亩耕地,形成农业生产环境大数据,再通过推广使用北斗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技术插秧机、搅浆机、平地机等智能农机装备,打造全透明、纯绿色、信息化生产基地。

  如今,宝山农场利用好宝山北纬46度的地理优势,做优绿色种植基地、大棚二次利用项目,做靓“宝山一家亲”系列农产品品牌,宝山农场种植的大米、秋木耳、蒲公英茶均成为“明星产品”,大棚二次利用统一种植的“黄金勾”豆角的高质高产,成为了反季销售的“东北优质代表产品”。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