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县场“双引擎”合力攻坚
2020-09-24 11:00:40 来源:东北网-双鸭山日报  作者:王博 杨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9月24日讯 近年来,友谊县围绕县场合作,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聚焦重点,真正把体制障碍壁垒转化为扶贫优势资源,实现了脱贫攻坚的有效探索。

  友谊的体制极为特殊,友谊县与友谊农场在同一行政区划内,是在友谊农场的基础上建立的,友谊县行使辖区内的行政管理事权,友谊农场行使农业生产经营权。

  本着“搁置体制争议、谋求共同发展”的原则,友谊县与友谊农场积极探索共谋、共建、共荣的特色发展之路,确定了建设“天下第一场·美丽友谊县”全面振兴的奋斗目标,构建“大友谊、大融合、大发展”新时代格局,深化场县合作共建,推动友谊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持续稳定发展。

  核心词: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推进落实

  2017年,友谊县成立了由场县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友谊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双组长”制提档升级为“四组长”制,实现了场县“双引擎”推动脱贫攻坚的良好开局。召开了建县以来规模最大的场县扶贫工作会议以及3次场县联席会议,场县双方分别就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共同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友谊县积极落实县处级领导包乡镇、行业部门包村、帮扶责任人包户的工作推进机制,集中优势兵力尽锐出击,全面发起总攻之战。选派10名县处级领导分别包保一个乡镇(管理区),督导推进各乡镇(管理区)脱贫攻坚整体工作;组成7支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全县处级、科级领导干部对188户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先后选派48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不断壮大扶贫干部队伍,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为弥补场县特殊体制,无法下派第一书记这一工作短板,友谊县转变思路积极创新,为37个有贫困户的村屯(作业站),选派了37个包村帮扶单位和包村责任人(包村专盯),发挥“第一书记”职能,全力推进包村帮扶工作,确保帮扶工作全覆盖、无死角。通过扎实开展乡镇包保、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和包村帮扶,全面保障和提升了脱贫攻坚整体质效。

  同时,为了配合友谊县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友谊农场各管理区和作业站,分别确定1名管理区党委书记、主任和1名主抓扶贫的副书记及扶贫专干,在抓好农场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并参与友谊县的脱贫攻坚工作。

  核心词:相互支持配合,合力抓好脱贫

  友谊县和友谊农场分别承担着各自的脱贫攻坚任务,在日常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场县干部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和推进脱贫攻坚。在开展扶贫政策入户宣传时,各作业站干部都主动陪同一起入户开展宣传;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作业站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和包村责任人一同跟进工程进度,做群众思想工作;在核查村民收入情况时,作业站主动为核查组提供相关要件佐证;县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要申请贷款,农场积极帮助县里的贫困户协调土地用于发展生产;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时,农场干部全程参与。农场在对农垦系统贫困户进行核查时,友谊县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帮助进行车、房等“大数据”比对和校验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呈现出“政策共宣、互助共帮”的良好局面。

  核心词:场县共建共抓硕果挂满枝头

  自2014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友谊农场的全力配合和支持下,友谊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截至2018年底,友谊县投入资金280.98万元,完成了10个村(作业站)的饮用水安全改造和3个村(作业站)的入户管网改造,饮水安全全面达标;累计投资1033万元,完成7个贫困村(作业站)交通设施升级改造15.4公里,全县贫困村水泥路达到“村村通”;投入39.5万元,用于购买和维修(改造)村卫生室用房,并为村卫生室购买医疗设备及办公用品;为10个乡镇(管理区)卫生院和4个村(作业站)卫生室购置常用药品14.2万元;投入160.19万元,实施了7个贫困村(作业站)文化场所建设。投入21万元,为7个贫困村(作业站)分别安装了健身器材,贫困村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广场达到“村村有”。

  2018年动态管理后,友谊县4个贫困村(龙山镇龙山村、兴盛乡东胜村、成富乡大成富村、小成富村)达到“三通三有”出列,50户89名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率先完成了370名贫困人口全部退出、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的减贫任务。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