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6日讯 成功克服疫情对春耕的不利影响,有力抵御3次台风对农田的侵袭,经受住了层层考验的北大荒迎来了稻谷飘香的丰收时节。连日来,北大荒的千里沃野上机声隆隆,昼夜轰鸣,秋收战役全面打响。
“抢”字当头向科技要效率

北大荒股份勤得利分公司第五管理区水稻拾合现场。
在鹤山农场一望无垠的田野里,30台先进的大型机械排列成飞机式阵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整装前进,一幅壮美的秋收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此次大型农机设备列队收割的壮观场面受到多家媒体关注和转发,引发网友热议,众多网友表示“看秋收看出了阅兵的感觉”“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大美‘丰’景啊”“像航母舰队扬帆出海,壮观!”……这些备受赞誉的“金戈铁马”正是今年秋收战役致胜“法宝”。
已是深夜十点,胜利农场第六管理区的农田依旧白亮如昼,收割机的大瓦率车灯晃得人睁不开眼。难得“十一”期间天气晴好,这里的种植户正在争分夺秒地抢收玉米。力争按照北大荒集团秋收生产调度会议的安排部署,在10月20日前完成水稻收获任务;10月25日前完成玉米、大豆收获任务;11月5日前完成“黑色越冬”任务。管理区主任瞿辉志告诉记者,虽然自9月以来,受台风影响连续出现阴雨天气,严重迟滞了“三秋”生产进度。但早在秋收之前,他们就做好了机械改装、外引机械、田间路修缮等秋收准备工作,而且,这些收割机械马力大、智能化、效率高,为秋收抢回了进度。
在新中国第一个国营机械农场——赵光农场的万亩大地号上,7台最先进的收割机在金色的田野上驰骋,这些平均“身价”在200万元以上的收割机效率高得惊人,只需3天时间,就可完成万亩玉米收获任务。农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背后是农业科技的进步。从“大弯腰、小镰刀、背药箱”到“大农机、大数据、卫星导航”,在北大荒,传统的耕种模式正被先进的现代生产方式逐步取代。
从亘古荒原到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历经70余年沧桑巨变的北大荒已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如今,垦区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6.28%,居世界领先水平。
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从春耕期间的疫到临近秋收的三场台风,农业生产面临重重挑战。正是因为有强大的农业科技支撑,才有了北大荒今年的丰产丰收。春耕期间,“云”上备耕、智能化催芽、无人化插秧等科技措施为种植户抢回了被疫情延误的农时,所有作物全部播在高产期。受益于近年来北大荒各地不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灌排系统较完备,且采取喷施促早熟微生物等科学的应对措施及时有效,抵御住了3次台风侵袭,多处农田“有惊无险”,整体上实现了丰产丰收。
收翻结合为明年春耕争主动

北大荒股份八五二分公司第六管理区用全链轨机械抢收玉米。
国庆假期的共青农场艳阳高照,15台收割机、8台整地机在嘟噜河管理区联合作业,为实现耕地100%“黑色越冬”奠定基础。管理区技术员汪仕说:“秋整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明年的农业生产。通过秋整地提早让耕地进入休整状态,不仅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将作物秸秆深翻增加有机质含量,还能提高耕地抗灾能力。”北大荒集团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通过秋整地、秸秆还田,让珍稀的黑土“熊猫”土质更好、地力更强。
在二九一农场,农技专家陈国建和种植户张双刚刚测算出今年的水稻产量,结果两个人都高兴不已。经过测算,今年张双家的水稻单产可达到750公斤,亩增产150公斤。打出这样的高产量,要归功于垦区推广的秸秆还田技术。北大荒股份二九一分公司总经理田旭江介绍,这几年,由于推行秸秆还田技术,土地的有机质含量在持续提高,在今年遭受台风侵袭的情况下,仍然保证了产量。今年分公司40万亩水稻平均亩产在600公斤以上。垦区每年在确保全面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秋收生产工作的同时,扎实推进秋整地、秸秆利用等工作,为第二年的农业生产做好准备。正是因为去年秋收期间做好了充足的春耕准备,才有效缓解了今年因疫情导致的农时延误。
强化营销为好米找个好“婆家”

北大荒股份二九一分公司适时开展割晒作业。
在争分夺秒抢秋收的热烈氛围下,哈拉海农场种植户侯殿龙早就为他家的水稻早就找好了“婆家”,而且为了让新米抢“鲜”上市,早在“十一”前就已收割完毕了。侯殿龙告诉记者,他家的水稻收获完在地头就直接以每斤1.35元的价格卖给了齐齐哈尔的粮商,省去中间存储、运输的损耗和费用,相当于以每斤1.55元的价格卖的干粮。
近年来,垦区各地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优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产业结构,有效防控农业风险,并通过搭建平台,让种植户与专业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增加种植户的信心,有效抵御由于水稻保护价格波动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各分子公司紧紧围绕集团营销思路,通过订单种销、委托加工、自主经营等方式,不断夯实“种植端”,发力“营销端”。
既要卖好粮,又要科学合理规避风险,这是企业保证营收的重要前提。近日,襄河农场有限公司以基差点价销售的方式完成了第一手基差贸易点价,成为北大荒集团企业化改革后以农场为主体参与“期货+保险”、基差贸易的“第一单”,襄河与国投安信期货有限公司以每吨4480元的合同单价签订了大豆基差贸易协议,提前锁定了销售价格,规避了市场风险,实现了种植户和农场的双赢。
特殊年份、特殊背景、特殊挑战交织,今年夺取粮食丰收的意义重大,北大荒人责无旁贷。此时此刻,集团上下全面掀起秋收生产热潮,坚决实现稳粮夺丰收。粮食丰收在,作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北大荒人又一次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了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