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拖欠14人工资,肇源县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被法院依法判决支付工资,可是该公司不但不履行,法定代表人还玩起了消失,多么熟悉的套路。可是,这真的能阻却执行法官的脚步吗?看法官如何帮你牵线搭桥,一边执行,一边拓展经济运转新思路。
不配合执行躲躲藏藏
肇源县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因拖欠工人劳务费,分别被张某辉等14人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公司支付工资。可是,该公司并未履行义务,于是14人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为确保农民工兄弟的血汗钱快速执行到位,肇源县法院执行干警迅速查找被执行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下落,要求其到院履行义务。

令干警没想到的是,张某拒不配合,声称干工程赔了钱,欠了很多外债。
执行干警对张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法明理近6个小时,说明其中利害关系,并正告张某,法院会依法调查其可供执行的财产。直到夜幕降临,张某意识在到抗拒执行不能解决问题后,开始打电话向多个朋友筹钱,奈何最终筹到的款项仍然不够履行义务。张某承诺余款一周内清偿,并与申请执行人代表达成了执行和解。
待收款项燃起执行希望
转眼到了约定的履行日期,干警再次联系张某,结果电话另一头传来的却是忙音。张某拉黑了干警的手机号码,并拒接一切陌生电话。


执行干警并未放弃,而是多方调查取证,得到的线索表明,张某在肇源某小区承包了室内装潢工程。干警在该小区施工工地连续蹲守,终于发现张某的行踪,进一步调查得知该项目工程款尚未结算。
为切实推动案件解决,干警多次悉心与发包方商讨,希望能将未结算的工程款抵顶张某债务。经过努力,发包方同意,但却表示没有现金结账,案件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执行与经营互利共赢
不能让案件就这么僵下去,临近年底,农民工朋友们急需这笔钱。干警一遍遍翻阅着卷宗,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希望从细节上找到突破口。

经过不懈地努力,突破的线索终于找到。原来,14名申请执行人中有一人郑某正在某建筑工地打工,干警马上联想到该处工地施工中可能需要购买混凝土建筑材料。干警立即赶赴工地现场,经与工程管理人努力协调,该施工方表示愿意购买张某承包工程项目的发包公司生产的混凝土。在执行干警的四方协调下,发包公司同意为张某垫付抵账的混凝土提票,并通过申请执行人郑某打工的建筑施工提现。这起农民工案件也得以解决。
你没有钱,我就去找“该给你工程款的公司”,“该给你工程款的公司”也没有钱,我就去找能让“该给你工程款的公司”,挣到钱的公司……如此反复,执行法官不仅让申请人拿到了执行款,也让被执行人的经营看到了希望。
“辛苦你们了,可爱的执行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