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6日讯 “十三五”时期,全市政法机关提出并始终坚持在全省政法大局中找站位、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抓重点的“两个大局”思路,着力提升党委政法委统筹协调、政法战线协同攻坚、政法队伍改革创新“三种能力”,持续狠抓平安大庆、法治大庆、智慧政法和“铁人式”队伍“四项建设”,统筹推进了一系列关乎长远的大事要事,成功化解了一系列罕见少有的急事难事,相继办成了一系列利民惠警的实事好事,推动我市政法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实现新跨越、谱写新篇章。
这五年,坚定不移服务“排头兵”战略,保驾护航的政法价值得到全新体现——
标杆、旗帜、争排头,是大庆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品格,也是时代赋予大庆的使命担当。全市政法机关紧紧扭住“建设百年油田、打造工业强市”的核心要务,持续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加油助力。
全力跟上转型发展“四重奏”步伐。确保市属国企改革、驻庆央企“三供一业”及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等“重组要素”改革的平稳实施,担当问题“大棚房”整治、河湖“清四乱”、违建别墅清理等“重塑环境”攻坚任务,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目标提供了坚强保障。
全程保卫“工业强市”进程。妥善处置了一批因邻避问题、福利待遇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保障了沃尔沃、豫港龙泉、“550”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投产,为大庆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擦亮了平安底色。
全面护卫“百年油田”战略。累计取缔非法涉油窝点956个,收缴被盗原油2.7万吨,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600余万元,打击行动覆盖东北三省一区;涉油犯罪同比“十二五”减少81%,窃水、窃电、窃气犯罪大幅收敛,“管线栽阀”基本绝迹,大庆经济“压舱石”稳中向好。
全系统融入东北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创建计划。政法领域马上办、一次办比率全市靠前,“办事不求人”改革进入全省前列。率先在全省成立地市级破产管理人协会,应用智慧破产审理系统,“办理破产”指标在第三方评价中位列地级市第一。公安“四个全城通办”等“放管服”经验受到国务院督导组表扬,法院“百家企业进法院”活动被省级媒体关注报道,市检察院国有资产保护、含油污泥治理等大庆特色公益诉讼得到最高检肯定,市司法局6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遗嘱减免收费及农民工申请拖欠工资、信访事项免费办理公证获得群众好评……一系列政法便民利民举措,为大庆在“2019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和东北“三省一区21个城市营商环境试评价”中居东北地级城市首位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面投入艰苦卓绝的“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斗争实践。全市1.1万政法干部职工全警动员、全程参战、全力以赴,驻守全市重要卡口、配合人员流调、排查场所车辆、打击涉疫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化解纠纷隐患,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政法服务,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全市监管场所保持管理、防疫“双安全”,为大庆实现“正增长”目标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这五年,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平安大庆建设开创全新局面——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全市政法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安全”的重要指示,有效应对大庆转型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将“平安大庆”打造成为一张亮丽名片。这五年,是大庆历史上最安全的五年之一,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升至98%以上。
坚决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仅“三年攻坚战”就打掉涉黑涉恶团伙(集团)66个,查扣“黑财”6.83亿元,处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396人。全国扫黑办督办的绥化范玉涉黑案、牡丹江陈志伟涉黑案,市扫黑办督办的原晓冬、丛方宇、王生等“套路贷”黑恶犯罪全部审结,大案要案办理经验被省法院推广、《中国审判》刊发。率先打响北方地区集群打击“套路贷”第一枪,相继破获一批跨省、跨境的涉赌、涉毒、涉网、食药环等大要案件开创大庆历史甚至全省、全国先河。年均刑事立案较“十二五”下降50.2%,八类主要案件实现“20连降”。
全面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全省首家应用“视频大数据系统”和AR全景实战系统,实现城区高空视频接力。升级改造寄递物流、散装汽油等系统平台,实现对重点危爆物品全流程视频监管。“护校安园”“带子护学”等创新做法在全省推介。全省首家成立网警分局,被评为全国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情报支撑点。全省率先启用酒驾管理系统,开展“一盔一带”“冬季护游”“减量控大”“停车难”等问题整治,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亡人事故、火灾亡人事故实现“三个下降”。
创新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的平安载体。人民调解“4543”大庆模式推向全国并升级到2.0版本,成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并在全国交流经验,高标准建成市级综治中心并承办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场会,2019年平安考核全省第一并连续23年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
这五年,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大庆建设拓展全新格局——
一个个法治标牌比邻而立,一条条法治公益广告宣传引领,一场场法治讲座呵护成长……在全市政法机关的努力下,人们正深刻感受着法治的律动。
创新完善法治大庆建设体系。成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和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建立月例会推进、法治建设督察、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职责考核等工作机制,整体实施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中央依法治国办、省委依法治省办几轮督察均给予肯定和好评。
成功实现重点领域立法的重大突破。取得并有效应用地方立法权,先后颁布出台《大庆市物业管理条例》《大庆市露天市场管理条例》等四部法规,城市管理走向法治化轨道。
强力支撑依法行政健康发展。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持续深化市场监管等五大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效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措施,法治政府建设始终在省内名列前茅,先后被省政府确定为“法治政府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建设”试点市、“双随机联合检查”试点市和全省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提档升级。在全省率先建立重点单位普法责任清单和评分标准,纳入市政府目标考评体系,普法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我市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市法学会获评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
这五年,坚定不移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智慧政法建设实现全新发展——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市委政法委按照上级政法部门安排部署,坚持科技应用和政法改革两翼驱动、融合联动,走出了一条具有大庆特色的政法高质量发展之路。
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顺利推进两级党委政法委和审判、检察、司法行政机关机构改革,如期完成行业公安转隶,健全完善行政诉讼集中管辖试点、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省率先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并形成“一院一品牌”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法官、检察官入额遴选形成常态,办案主体地位更加明确,新型办案机制更加完善。全省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政法领域改革中期验收评估全省领先,检察机关司法改革等工作得到全国人大代表高度评价,最高法院推广法院深化行政诉讼集中管辖改革经验。
创新推进诉讼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律师调查令制度,率先建成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中心和“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审判质效一体化管理经验被省法院推广。庭审实质化改革、繁简分流和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认罪认罚从宽等“三项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全市轻刑案件平均诉讼期下降29%,简易程序案件诉讼期下降41%,刑事、民事一审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61.4%和78.6%。
探索形成具有大庆特色的“1133”智慧政法体系。跨系统业务协同平台、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在全省甚至全国具有示范引领意义,“三远”、智能办案辅助、证据指引“三大系统”在司法执法实践特别是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期间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944起、审判机关累计结案11504件,公安智慧“警保云”平台设计研发经验被公安部推广,市法院全省率先实现淘宝平台直播司法拍卖标的物和外地房产“云交付”,最高检评价大庆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是“一张名片,走在了全国前列”。
这五年,坚定不移贯彻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铁人式”政法队伍展现全新面貌——
全市政法机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弘扬新时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紧密结合,迸发出干事创业的源源动力和生机活力。这五年,是全市政法干警职业尊荣感增长最大的五年。
坚持政治建警。在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锤炼了政治品格,在推进“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中形成了公安“一体化培训”、检察院“六查机制”、法院“五院建设”、司法局“律师行业党建”等政法品牌,在贯彻落实《政法工作条例》中配齐了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政治建警深化到了最基层。
坚持文化育警。在实践中形成了“特别讲忠诚、特别讲为民、特别讲公正、特别讲创新、特别讲纪律”的大庆政法精神,激励全市政法机关获得省部级集体荣誉200项、省级以上表彰奖励348人次,孙杰、夏宇、于跃波等同志成为“铁人式”队伍的优秀代表。
坚持素质强警。在全省、全国比武竞赛中屡获佳绩;在新型案件、重大案件办理中培养了专家骨干,市司法局、市公安局、高新区检察院、连环湖法庭相继荣立集体一等功。
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查处违法违纪政法干部,整顿了队伍内部风气,端正了政法干警形象。坚持从优待警,向上级机关和市委、市政府全力争取职务序列改革的有利条件,最大限度拓展了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