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现代化牡丹江首战全胜
2021-01-06 16:28:42 来源:牡丹江晨报  作者:李昊 徐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月6日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省委“七个着力”要求,厚植优势、补足短板,强力推进“科技兴市”“人才强市”“工业立市”“开放活市”“文旅富市”,着力取得“八个新成效”,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快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确保全面建设现代化牡丹江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现代产业建设取得新成效

   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

   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社会文明提高取得新成效

   民生福祉改善取得新成效

   治理效能提升取得新成效

  名词解释

   “4+2”产业发展新格局:即发展壮大绿色食品、林木林纸、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四大产业集群和大力发展新材料和新能源两个战略新兴产业。

   “一区三线”:我市举办旅发大会重点推进的旅游线路。“一区”即牡丹江市区,以智慧旅游、中心城市旅游服务总体水平和组织能力等全域旅游建设为主要展示内容。“三线”即以红色记忆、民俗文化、中东铁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西线;以红色、智慧、文化、生态和康养为主要内容的南线;以红色、口岸、生态、康养为主要内容的东线。

   “1+5”国有投资公司体系:“1”指市国投公司,“5”指金融、工业、农业、文旅、城投板块。

   突出抓好十个方面重点工作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

  汇聚释放创新力量:加快合作共建成果落地,确保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以上。

  做强做优创新平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动市开发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百户规模。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启动实施“万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深化域内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定向培养。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工业振兴崛起:统筹实施“现有工业企业挖潜增效行动”“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和引进战略投资者专项计划;推动临规企业上规入统,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扶持小微企业提档升级,培育产业发展有生力量;力争全年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打造牡丹江“新十大厂矿”;构建"4+2"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全省工业经济崛起带。

  释放服务业发展潜能:建立重点产业专业化服务体系;出台促消费政策;鼓励发展新业态,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鼓励服务外包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规划建设数据应用中心。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爱熊猫小镇、中农批冷链物流等产业项目,确保牡佳客专竣工通车、荒沟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林海水库等基础设施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对上争取资金200亿元。启动实施园区培育“百千亿工程”。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打造特色农业强市:争创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一批十亿级农产品品牌;深入实施中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三园同建”。

  推动县域经济晋位争先:支持六县(市)依托资源禀赋,培育形成1-2个主导产业;力争县域经济在全省整体晋位、走在前列。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造一批宜居“美丽乡村”;完善吸引人才返乡留乡政策;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建设现代文化名城

  深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红色文化之城”建设,持续开展“最美牡丹江人”等典型选树活动。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围绕办好旅发大会,精心打造“一区三线”“引爆点”项目,擦亮镜泊湖、中国雪乡、林海雪原等金字招牌;举全市之力办好“文旅奥运会”;开发一批承载“文化印记”的文旅精品;叫响“文创牡丹江”城市名片。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推出一批文艺精品。

  ●打造龙江向南和对俄开放重要窗口

   提升门户枢纽功能:加快牡敦客专、牡图既有线改造升级、东宁界河桥前期工作,推进鹤大、绥满公路牡丹江域内路段改扩建,加速推进牡丹江机场迁建项目,确保绥东机场建成试飞;加快建设华晟物流全国多式联运项目。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陆上边境口岸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释放平台叠加优势:加快推动自贸区绥芬河片区建设,确保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达到80%以上,国家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率达到90%以上。

  推进贸易创新发展:稳定木材、煤炭等资源性产品进口,扩大中草药、整车、清洁能源、油料作物进口,推动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实现优进优出;推进东宁互市贸易综合体和绥芬河互贸加工产业园项目。

  拓展合作交流空间:开展对俄科技、旅游、教育、康养等领域合作;深化与日韩交流合作;举办镜泊湖峰会论坛,打造牡丹江高端会展品牌;实施“带土移植”模式,共建莞牡产业园。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构建"1+5"国有投资公司体系;实施民营企业倍增计划。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探索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广“信易贷”线上融资对接模式。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广“承诺即开工”模式;落实阳明区建制县政策;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好家园

  优化市域空间总体布局:主动融入哈大齐牡佳创新协同发展两小时经济圈。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拉开“一核一区三带”发展框架,构建中心带动周边、口岸联动腹地的发展格局。

  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位:推进“见缝插绿”“拆围透绿”“景城一体化”和“一江两岸三桥”亮化工程,实施公共空间微改造,完善牡海沿线景观带、沿江景观带建设,打造高品位城市主题雕塑群,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加快湖泡治理;改造提升140万平方米道路桥梁、29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160公里老旧管网,全面完成主城区棚户区改造。推动东一步行街、朝鲜民俗风情街等特色街区提档升级,形成一刻钟便民消费圈。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打造小微博物馆群。

  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优化市容环境;推进“智慧景区”“智慧城管”“智慧停车场”建设。

   ●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确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投入使用,推动市区住宅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深入开展节水行动、“光盘行动”等活动。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彻底淘汰各级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加快推进江南供热分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全力支持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

   ●凝聚振兴发展强大合力

  扎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审议制定《牡丹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全面推进法治牡丹江建设:深入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统筹推进政法领域改革,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

  着力构建共建共享共治新格局:加快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人民调解“牡丹江版”。

   ●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全力稳就业促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扩大全民参保登记成果,五项社保新增参保1万人;提高低保标准,完善临时救助政策;适时调整医保基金政策。

  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全面实施新高考综合改革;深化“健康牡丹江”行动,推进医联体建设;新建一批体育公园、体育长廊、健身绿道。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养老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深化平安牡丹江建设: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提升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深化“四最”雪城公安创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

  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平战结合”“人物同防”,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实施疾控体系现代化、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县级医院提标扩能等工程。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