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包带着幸福装进盘里。
东北网1月15日讯 豆包本是北方人的最爱,如今,它已遍布大江南北,成为全国人民喜欢的美食。
提起大庆市的林甸县,人们以前首先会想到温泉,如今,林甸的豆包也越来越出名,在很多外地超市都能看到林甸豆包的影子。

刚刚加工出来的豆馅散发着香气。
林甸县有一个发展庭院经济的扶贫项目,支持村民种植支链玉米,村民从种到收、从生产豆包到销售过程全程参与。林甸豆包每斤能卖到30元钱,装进礼盒发往全国各地,过年走亲访友特别有面子。
1月8日,记者来到了林甸县重点扶贫项目企业舜丰农业,目睹了村民包豆包的火热场面。

一派忙碌的制作车间。

金灿灿的豆包像金元宝一样惹人喜欢。
在豆包生产车间,来自全县各地的村民在紧张忙碌,有的全家上阵,有的“单打独斗”,有的临时找搭档合作……
据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聂生斌介绍,林甸豆包所用的玉米是支链玉米,这种玉米是村民在菜园、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的,村民都与合作社签订庭院经济种植合同,保证3年内不用化肥农药,达到合作社要求的标准后,合作社按玉米棒回收。

每一个豆包都是村民手工精心完成。

每个豆包重30克,误差不超过0.5克。
所有豆包都是村民手工包的,每个豆包30克重,误差不超过0.5克。
在车间,刘大姐对记者说,她家房前屋后有近两亩空地,种植支链玉米获利1800多元,她一个人每天从上午10时至14时,包豆包能赚200多元工钱,还可以把工钱换成豆包,送给亲朋或自己销售。
车间里还有一个三姐妹的团队,配合默契,动作麻利,一天工作4个小时能挣七八百元。她们把工钱全部换成豆包,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每天都有网红带货直播。
现场还有网红在直播带货。车间负责人宋蕙言告诉记者,这里每天都会接待好几伙看工厂、订货、签约以及带货直播的网红,包括豆包在内的面条、水饺、发糕等数十种支链玉米扶贫项目产品有供不应求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