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兴安岭的冬季,雪后路难行。

巡检员帽子和围脖上结上了厚厚的冰霜。
黑龙江日报1月19日讯 毛衣加棉袄,秋裤加棉裤,再穿上厚厚的棉胶鞋,戴上帽子和脖套,53岁的何政就要顶着零下37℃的严寒开始一天的巡视了。
何政是国网大兴安岭供电公司塔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班长。8个人的班组,负责10条线路的巡检,总长度达542.52公里。两人一队,四个小队,每个月巡检一遍。塔河冬天寒冷雪大,大雪是否压了电线,低温是否会让螺栓松动,防震锤是否跑位,这些都是巡检的任务。
班里的人每天要背着望远镜、测温仪、记录本、小锯还有砍刀。铁塔太高,需要用望远镜观望细节。电线连接怕导线过热需要测温仪检查。小锯和砍刀可以简单处理一些事故,也可作为防身武器。
说到防身,是因为输电运检班负责的10条线路中有7条在塔河县区外的深山老林中,经常有野生动物出没,而且90%的地段手机没有信号。幸运的是输电运检班的成员都只是听过熊和野猪叫,看见过狍子的身影,并未发生过凶险。
“早上7点我们就得到巡视点,放下第一小队。再开到第二、三、四巡视点,放下其他人员。冬天天黑得早,我们得争取在下午三点天黑之前出山。到家时,帽子、脖套早就变成了厚厚的雪盔。”何政说,除了巡检的装备,他们还要带着水和食物。饭永远是面包或点心,再滚热的水在野外几小时也冰凉,只要不冻成冰,对于何政来讲就问题不大。
“山上雪大,巡检的时候,两人一前一后。前面的人得趟着雪走,非常费力。走一段,两人换个位置。”何政说,他带的输电运检班平均年龄54岁。这些年,天天在一起巡检,在空旷的大山里,大家互相做伴,谈天说地,没有聊不到的话题,早就成了亲兄弟。
记者问,工作这么辛苦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何政特别实在地说:“首先我们生活需要这份工作。更重要的,在我们心里,保卫一方的光明,真的是一件崇高的事。当所有的苦都成习惯,也就不是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