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日报1月20日讯 随着防疫工作的推进,哈市一些人员相对密集的公共场所的防疫工作做得如何呢?18日,记者走访了省图书馆、超市、银行等一些公共场所,实地了解疫情防控情况。
省图书馆新上高科技设备加强防疫
18日,省图书馆闭馆消毒。记者走进该馆一楼大厅看到,入口处摆放着手腕测温仪和红外体感测温人脸识别仪。据省图书馆副馆长郝志福介绍,读者进入图书馆要经过双测温,除经过手腕测温仪外,还要再经过红外体感测温人脸识别仪。“这个红外线装置是我们新采购的高科技设备,可以对有关人员数据开展溯源。过一段时间,我们还准备安装凭身份证、读者证入馆的闸机。”郝志福说。
据介绍,由于图书馆读者多、馆员多,书籍的借与还流动性大,存在人传物、物传人的风险。为了加强对图书的消毒,该馆设立了文献隔离仓,将读者归还的图书推入隔离仓,依靠臭氧杀菌机进行消毒,第二天再上架。目前该馆购置了5台臭氧杀菌机,摆放在少儿悦享空间等阅览区域,对图书早晚定时消杀。
超市扫码测温增加消杀频次
记者走访发现,哈市各大食品超市提高环境消杀频次,为市民营造安心购物环境。在道里区一家全盈生鲜店,入口处墙壁上贴着8张健康码,便于顾客分散扫码。
在该店入口处,安检员对扫码进店的顾客严格执行一人一测体温。据安检员介绍,店面每天进行5次消杀,每天大约用掉一公斤装的84消毒剂12瓶。
银行、广电营业厅增设客服减少人员聚集
为减少人员聚集,哈市一些公共服务场所采取增设服务人员、引导顾客线上办理业务等措施。记者在道里区建国街上的哈尔滨银行营业厅看到,顾客很少,办理业务顾客都要严格接受保安员的扫码测温。大厅内增设了两名客服人员,利用两台自动存取款机为客户服务,避免客户排队等候。
在哈市道里区哈药路元申广电营业厅,保安员认真督促每名进店的顾客扫健康码,并要求顾客注意保持安全距离。三个营业窗口,每次只接待一名顾客,并快速办理业务,避免顾客聚集,同时为了方便顾客不到大厅办理业务,还可以通过加业务员微信的方式,由业务员代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