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5日讯(记者 孙英鑫)2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6场。会上,绥化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郭建民表示,绥化市在疫情期间民生保障方面做出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确保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郭建民说,在供热方面,为保证供热稳定,我们严格按照要求,保障煤炭供应、有效提高供热设施设备巡检频次、加大对医院等防疫重点部位和重点单元重点户的供热保障、强化应急保障、强化人员安全管理、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全力保障好全市居民小区供热稳定,基本都能达到室内温度较为舒适的程度。
在供水方面,全市自来水供应部门开通了网上缴费业务,用户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网点进行缴费。疫情防控期间,自来水公司将全力保障广大市民正常、安全供水,对未及时缴费用户不停水,不收取滞纳金,恢复营业厅收费时间另行通知。
在供电方面,电力公司启动电力应急响应机制,一方面推出“不见面”缴费措施,电力用户可以通过“网上国网”APP、黑龙江电力微信公众号、微信和支付宝缴纳电费和办理业务。另一方面,如果由于特殊原因暂时交不上电费的用户,对实行全封闭管理的社区包括封闭管理的农村,推行暂时居民欠费不停电的措施,让市民百姓安心用电。
在药品供应方面,组织全市药品经营企业保供稳价。特别是针对小区封闭管理现状,我们要求药品经营企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保障药品供应。目前,全市药品货源充足、品种齐全、供应顺畅,特别是广大市民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医用酒精等医用防护物资货源足、价格稳。同时,针对东北地区冬季心脑血管、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高发期的特点,我们组织各大药品经销单位加大心脑血管、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治疗用药的储备力度。各药店积极开展“互联网+”网上售药模式,市民通过网上下单,专采专送,专人送达的方式,将药品直接配送到社区,转交购药人,购药过程“零接触”,减少了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居民用药不受影响。
在就医方面,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现场指导和督导检查,通过各级感控质控中心、院感专家组的技术指导,协同推进了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做好感染防控,保证普通患者能够正常就诊,全力为市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全市在“微医健康平台”开通互联网问诊服务的医疗机构已达28家,市民可通过图文、语音、电话等方式进行健康咨询,医生在详细沟通病情后,会根据病人的病症描述给予科学的建议,或进一步去医院检查治疗,或根据医生意见在家服药自治。全市设置发热门诊14家,如果有出现感冒、发烧和呼吸道症状的居民,请不要自行服药,就近去当地发热门诊就诊。
在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方面,全市目前生活必需品供应货源充足、价格平稳、供应稳定。目前库存大米5.5万吨、面粉4087吨、食用油230万升、肉蛋奶1000吨以上,可供全市人民至少两个月以上需求。
在疫情管控期间,开辟生活必需品供应绿色通道。重点采取三种形式进行线上下单和无接触集中配送。一是利用小程序订购;二是利用微信群订购;三是针对不会使用网络购物的老年群众,可以利用电话订购。线上下单后,商品经过消毒,组织专用车辆集中配送到居民小区,再由物业楼宇管理员、社区网格员及下沉干部,采取无接触方式分发派送到居民家中,并提醒居民回家后再次消毒,完成生活物资配送的“最后一米”。针对有特别需求的小区,商务部门还开展了“暖心菜箱”配送活动,根据居民需要配发“暖心菜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