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7日讯 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鹤岗市东山区创新开展“1234”工作法,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提升文明观念,促进乡村振兴,努力将乡风文明建设“虚功”做实。
“一个目标”贯穿始终。以创建“生态环境美、社会和谐美、群众心灵美”的美丽乡村为目标,深入调研摸查民情,下发问卷调查表3000多份,结合乡村民俗风情状况,摸准群众所思所盼所需,结合实际,制定了《东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东山区关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任务分解表》,细化量化责任,抓紧抓实抓牢。
“两个宣传”营造氛围。“线上”“线下”宣传服务同频共振,线上媒体助力,运用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多种载体拓宽宣传层面,组织村屯文艺爱好者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文明家庭创建、邻里和谐为题材,制作抖音短视频10余个,在线吸引群众达1万余人次;线下活动多样,组织村民以素描画、水彩画等展现形式,在乡镇道路两侧、背街小巷、村屯、校园等公共场所绘制墙体画公益广告67块,融价值教化和环境美化功能于一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组建了8支志愿服务小分队,通过发放倡议书、大喇叭广播、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开展理论宣讲、法律援助、新风正气等文明实践活动2300余次。
“三个举措”促进联动。树村规立民约,吸纳老党员和“乡贤村达”加入农村“四会”组织,参与村规民约修订和移风易俗建设,并在村里醒目位置设立了村规民约宣传板,引领文明乡风回归。选典型树榜样,东方红乡双泉村被评为“孝心敬老”示范村,蔬园乡新发村的苗利华、胜源村的陈建立分别荣获全省思想道德建设“好母亲”及“好儿媳”荣誉称号,苗利华的事迹被省电视台《帮忙》栏目播发,引领群众向上向善。庆佳节颂新风,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民族歌舞、腰鼓、剪纸、书法等乡土文化系列活动84场,“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了“比技能、树新风、促振兴”主题系列活动,激发村民爱岗敬业、共同致富。
“四个转变”凸显成效。文明观念提升,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增强,从“让我做”转变为“我想做”。文明风俗树立,红事新办,丧事简办,不再“穷讲究”摆排场,各村提倡以家庭追思、敬献鲜花、网络播放视频、撰写祭文等方式祭奠和缅怀先人。村规民约规范,34个行政村村规民约都把移风易俗写进村规民约,要求村民共同遵守。促进乡村振兴,群众经济减负、人情减负,村民乐于加入当下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共同打造风清气正、和谐幸福的富美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