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4日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绿色发展上升到了更新的高度,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牡丹江市立足独特资源和优势一以贯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集内智借外脑,夯实硬件基础,提升软件水平,在旅游业发展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农工党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市旅游业绿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存在着一些制约。主要为:一是从发展理念看,绿色发展核心理念还需再提升。绿色发展理念已经融入整合提升镜泊胜景、渤海古国、林海雪原、口岸风情“四大旅游板块”全链条之中,但也存在重牌子、轻行动,重形式、轻内容等现象。二是从管理体制看,绿色发展管理体制还需再优化。在当前对生态环境约束越来越严格的形势下,开发生态旅游资源,面临文旅、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草、农业农村、城乡建设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局面,限制多,审批复杂,统筹管理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另外,旅游产业投入高、产出慢、门槛高、限制多、周期长等现实问题制约发展,旅游企业融资、政策等难题尚需解决。三是从开发模式看,绿色发展全链条模式还需再完善。我市旅游开发,多以本地自然景观为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缺乏创新、立体、多方位的延伸开发,没有全面形成以点带面全链条发展模式,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游客停留时间短、深度体验效果差、绿色发展动力后劲不足的短板还需进一步补齐。四是从环境保护看,“非绿色”发展问题还需再管控。个别旅游开发企业对绿色发展重视程度还不够,景区还存在资源消耗过大、粗放式发展等现象;部分游客环保意识较薄弱,旅游过程中存在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绿色旅游理念还需加强。
目前,我市需紧抓承办第四届全省旅发大会的有利契机,结合“一区三线”“四大板块”的推进思路,将绿色发展理念厚植于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实现“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提升一个大会承办地”,全面推进旅游业提档升级。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理念要体现“科学性”。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约束条件下的新型发展模式。我市发展旅游业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坚持底线思维,恪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浪费资源、不搞粗放型、低水平和重复建设为前提,减少或避免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或破坏。
二是监管要突出“引导性”。从政府及相关部门层面看,结合“放管服”改革的有关要求,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服务、财税支持和配套设施建设。履行旅游资源开发监管责任,建立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引导管理旅游产业依法、依规、有序发展,营造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的良好环境。从群众层面看,让绿色发展理念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实现我市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全民参与。
三是体系要实现“完整性”。旅游业绿色发展体系应有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一方面以吸引游客为主要目的,围绕“一区三线”观摩路线,因地制宜发掘、培育、建设“湖林雪边俗特红”七大特色旅游资源,将红色文化、闯关东文化、中东铁路文化、渤海国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其中,赋予景区内在灵魂,具有独特吸引力;另一方面对旅游全链条配套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和建设,注重完整性,独特性,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四是过程要倡导“适度性”。对于旅游开发和游客旅游,一方面旅游开发要永续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通过开发促进保护。旅游开发的理念模式、环境承载力设计、游客流量控制和调整、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保持底线思维;另一方面倡导游客简约适度绿色消费,在提升游客体验性的同时,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环节都做到低碳行、保环境、绿消费、节能源、少污染。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充分利用筹备旅发大会的平台,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深挖和丰富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内涵,摒弃粗放式发展模式,大力倡导生态旅游,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领旅游业提档升级,开拓牡丹江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