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7日讯 “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按照中央、省关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相关精神,连日来,我市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将疫苗接种作为“重要民生工程”,通过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强化属地行业责任,不断提高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快建立双鸭山免疫屏障。截至3月25日,我市共接到省调拨疫苗77356支,除破损17支外全部清零。其中,接种完两剂22776人,接种一剂31787人,累计接种54563人。
我市成立了市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和疫苗工作专班。同时,组建了全市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导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处置小组、全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各县(区)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印发了相关工作方案、实施方案、监测处置方案和应急预案等,科学指导疫苗接种工作。为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急诊急救,在每个接种现场,都配备有二级以上医院急救医生和护士。同时,将所有新冠疫苗接种点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对接,承接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定点转诊急救工作。
为提高全市人民对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自觉参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良好氛围,市及各县(区)均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新冠疫苗接种宣传计划,通过网络媒体、微信及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在城、乡中心繁华路段张贴宣传标语、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条幅(横幅)等形式向群众开展宣传。在厂矿企业、各机关事业单位通过班前会、动员会等形式向职工宣传接种新冠疫苗的必要性,督促符合接种条件的适龄人群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在乡镇村屯,通过村广播播放免费接种新冠疫苗相关政策和知识、注意事项、村干部走村入户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动员村民积极参与新冠疫苗接种等。截至目前,累计播发各类宣传信息1100余条次。
接种工作实施前,市及各县(区)卫健部门、疾控机构组织新冠疫苗定点接种单位所有参与疫苗接种工作人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冠疫苗的储运、接种技术和相关要求、现场急救和应对异常反应处置等业务开展培训。同时,市指挥部疫苗接种工作专班成立督导组定期深入各县(区)进行现场督导,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新冠疫苗全程按规范要求进行冷链储运,疫苗出入库及接种时均按要求进行扫码录入疫苗全程可追溯系统,保证疫苗相关数据有据可查。
市指挥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市疫苗接种工作,对疫苗接种工作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资金保障、责任落实、协调配合、安全管理、应急处置、督导检查、接种单位、人员培训、宣传发动、服务保障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各县(区)、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区域划分、对口接种、条块结合原则,分时段规范组织人员接种,做到应种尽种、愿种尽种、能种尽种。同时,为最大限度降低对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的影响,各定点接种点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与儿童常规免疫规划接种错时进行。接种前,工作人员对受种者进行充分知情告知,并签署“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进行“三査七对一验证”,做到受种者、预防接种登记和疫苗信息相一致。接种后向受种者提供接种凭证,接种后预防接种人员告知受种者留在现场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市疫苗接种工作专班成立5个督导组,开展督导检查疫苗库存清零工作。各县区闻令而动、组织发动有力、部署落实到位,全力完成“清零”任务。
据悉,目前全市共设87个接种点,其中70个常规接种点,16个临时接种点,1个备用接种点,日接种能力约3万人;配有疫苗接种医务人员755人,工作人员768人。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按照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接种能力,合理设置接种点,提高组织化能力,加强业务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疫苗接种工作稳妥安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