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万列
2021-04-13 17:10:4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英鑫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4月13日讯(记者 孙英鑫)13日12时58分,一列满载餐椅、毛巾、阀门和便携式空调等10余种货品61个集装箱的3707次中欧班列从满洲里站出发,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至此,经由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数量突破10000列大关,有效维护了国内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

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万列。

  满洲里站作为中国最大陆路口岸站,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中俄贸易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积极优化运输组织,主动与海关、边检、货代公司等单位协同配合,动态掌握市场需求,开辟绿色通道,提供24小时业务办理,最大限度压缩班列的停留时间。

  2020年1月,满洲里站成为全国首个使用95306“数字口岸”系统的口岸站,该系统实现了铁路国际联运各方网上共享、快速申报查询、中外文信息自动翻译、通关状态自动反馈等功能,取消了人工申报和纸质单据,从申报到海关放行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最快只需几分钟,口岸便利化程度和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自2013年9月,满洲里站开行第1列苏州至华沙的“苏满欧”中欧班列以来,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数量逐年递增。与开行初期相比,现在月均进出境班列数量超300列,提升了12倍。“经由满洲里铁路口岸的中欧班列,从第1列到5000列用了6年多的时间,而从5001列到10000列只用了1年半的时间,特别是去年,中欧班列未受疫情影响,这一年开行列数超过了2013年至2018年的总和。”满洲里站副站长刘洪亮介绍到。

  作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标志,中欧班列具有效率高、路线广和全天候的独特优势,特别是自去年疫情开始以来,在全球抗疫背景下,中欧班列实行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成为保障中欧贸易往来、畅通国际合作防疫物资运输的重要物流通道。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输送了“中国力量”。

  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优势,大力承接海运、空运转陆运货物,已然成为一条稳定的对外贸易通道。满洲里新运对外贸易运输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丽娟告诉记者:“去年疫情开始,空运、海运一度停摆,把我们大部分出口产品运输通道彻底封闭了,像我们公司代理的饼干、糖果等食物产品,保质期短,要求运输时效,一旦积压运不出去会给我们客户造成很大损失,幸亏中欧班列一直运行,帮我们渡过难过。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不但没受到影响,出口订单量还在持续增加,今年一季度我们又发了364列13000箱,同比去年增长了3%。”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回暖,外贸货物运输持续增长,中欧班列开行需求十分旺盛,一季度进出境班列951列,同比去年增加了60.4%,增长态势十分明显。满洲里站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持续实施口岸扩能增效工程,与国外铁路部门密切合作,积极完善“数字口岸”系统,不断提升铁路国际联运和铁路口岸通关效率,努力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确保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

  截至目前,经由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运行线已达52条,已通达欧洲13个国家,28个城市,主要集货地包括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覆盖天津、长沙、广州、苏州等60个城市,运输货物品类也日益丰富。出口货物已拓展至日用百货、电器产品、工业机械、金属、农副产品等品类,运输附加值明显增加。进口货物包含汽车配件、板材和食品等,返程班列重箱率达到100%,中欧班列国际贸易通道作用进一步凸显,为深化中俄贸易合作,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