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视频】革命岁月丨哈尔滨红色印记
2021-04-16 10:35:29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4月16日讯(记者 王亮)哈尔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行走其中,在感受城市烟火气时,也能看到英雄们为这座城市留下的印记:哈尔滨通讯社遗址、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东北烈士纪念馆、马迭尔宾馆……

  14-15日,记者跟随“红色印记——讲述龙江百年党史故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在哈尔滨市走访遗迹、展馆,追寻红色记忆,深入挖掘龙江红色资源,讲好龙江百年党史故事。

  拆除与保留:哈尔滨通讯社、马迭尔宾馆

  道里区西十四道街形成于1903年,当时叫东透笼街,1925年改为中国十四道街。解放后改为西十四道街,东靠尚志大街,西与中央大街相连。14日,记者在该街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一块黑色牌子上写着“哈尔滨通讯社遗址”。

  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徐辉介绍,该通讯社是共产党早期创办的,原址位于西十四道街五十二号一幢二层楼上,现已被拆除。1923年9月16日,中共党员陈为人、李震瀛在西十四道街52号领导创办了哈尔滨通讯社。该社是党的宣传阵地,也是建党的组织基地。同时,还是我党设在哈尔滨通往共产国际的红色交通站。

  视频链接:马迭尔宾馆与哈尔滨通讯社

  离哈尔滨通讯社不远处就是马迭尔宾馆。马迭尔集团企管部负责人宿冬琴告诉记者,中共中央于1948年4月30日发布“五一口号”,迅速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并选择在哈尔滨筹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宾馆内依然保留着当时的会议室。

  手枪和故事:赵尚志牺牲前使用的手枪

  “东北沦陷,抗日斗争兴起”“联合御敌,组建抗日联军”……在哈尔滨市东北烈士纪念馆内,一幅幅醒目的标语,显示着当年战争形势。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发出抗日号召,团结民众,组建抗日武装,愤怒的东北同胞义勇当先,保卫家园。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这些抗日名将的故事也早已广为流传。

  纪念馆门口处矗立着一个无名雕像,纪念着那些无名的英烈。其实,每个展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在众多珍贵的展品中,有个展柜中陈列着赵尚志牺牲前使用的手枪。它有什么历史故事?为何单独陈列?记者采访了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强敏,讲述其背后故事。

  视频:一只手枪的故事

  八年零八月: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的战斗历程

  15日,记者来到了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由讲解员董焱介绍了遗址情况,以及当时围绕机关旧址发生的一些故事。

  视频:走进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

  据讲解员董焱介绍,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建立的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自1927年10月建立至1936年6月撤销,历经了八年零八个月的战斗历程。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东北地区人民群众的斗争情绪不断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发展起来,东北的革命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1928年6月,中共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满洲省委负责护送40多位六大代表,安全抵达莫斯科。

责任编辑:宋蔚

【专题】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