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4月16日讯(陈海龙 记者 霍枭涵)冰雪消融,春回大地,一年一度的鸟类北归迁徙悄然开始。

日前,记者从龙江森工集团所属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截至4月15日,该保护区宣教中心鸟类监测人员在对鸟类迁徙情况观测调查时发现,监测记录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中华秋沙鸭46只次,国家II级保护鸟类及其他重要保护鸟类:鸳鸯91只次,普通秋沙鸭19只次,鹊鸭22只次,绿翅鸭3只次,太平鸟15只次,绿头鸭119只次。

据介绍,三月初保护区安装中华秋沙鸭、鸳鸯招引巢20个。同时,还在招引巢旁安装了远红外相机,监测中华秋沙鸭、鸳鸯等鸟类的生活习性,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

据了解,丰林保护区位于小兴安岭南坡北段,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黑龙江省第一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保护区共有野生植物612种,有野生动物747种,有野生鸟类220种。

今年3月25日,丰林保护区就迎来了第一对中华秋沙鸭停留,这比平常早了近一个月。

中华秋沙鸭,别名鳞胁秋沙鸭、油鸭、唐秋沙,是第三纪孑遗物种,距今已生存了2000多万年,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3000只左右。
责任编辑:宋蔚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