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6日讯(记者 包海多) 4月15日,记者跟随“红色印记——讲述龙江百年党史故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进齐齐哈尔西满革命烈士陵园。
在陵园革命烈士纪念馆内的烈士照片墙前,记者通过讲解员吴超的介绍,了解到烈士家属历经50年寻找烈士下落的感人故事。
“我已做好了战场牺牲的准备,你不要等我了,改嫁吧!”这是朱学林当兵后,给远在江苏淮安老家的妻子王氏写下的一封家书,这也是他和家人的唯一一次联系,此后便杳无音信。1947年11月10日17时,在彰武攻坚战中,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二十一师六十二团一营营长的朱学林牺牲,时年24岁。

朱学林的父母都是农民,家中兄弟4人,他排行老大。自从朱学林当兵后,每逢年节,父母就朝着北方祈祷,全家人聚在一起时,也总是为他留出一个座位,放上一副碗筷。当家中从其战友处得知朱学林阵亡的消息后,父母因悲伤过度,相继病逝,父母临终前嘱咐家中的三个儿子:“一定要找到你大哥的下落。”
为了完成父母的遗愿,兄弟三人自此便踏上了寻找大哥的路。由于信息匮乏,兄弟三人不知道朱学林牺牲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他的尸骨葬在何方,只能沿着朱学林行军战斗的足迹寻找。兄弟三人先后闯海南岛、去广州、寻锦州、到彰武,凡是有烈士陵园的地方,都有兄弟三人的足迹。家中的钱都花光了,兄弟三人变卖了房子和家中值钱的物件作费用,又多方寻访朱学林的老战友。

1997年清明节,兄弟三人获悉线索,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齐齐哈尔,终于在西满革命烈士陵园找到了大哥——朱学林的墓碑,这一找就是50年,半个世纪!
“爸爸、妈妈,50年啦,我们终于找到大哥了!”七八十岁的兄弟三人跪在地上,双手颤抖地抱住朱学林的墓碑,老泪纵横。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像朱学林一样因战事被迫与家人分开,从此阴阳两隔的事例不胜枚举。“西满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47年,次年清明节落成。陵园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是中国东北解放区的第一座烈士陵园,它以建园早,规模大,安葬烈士较多而闻名于世,陵园内安放、安葬烈士609位。”齐齐哈尔西满革命烈士陵园主任吕士强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