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0日讯 一个小木屋,一片绿草地,一家三口手拉手,沐浴在阳光下,这是一幅画,也是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画画的男孩叫乐乐,今年7岁,是一名自闭症患儿,见人就笑,很少说话。
乐乐爱画画,最爱画一家三口。他偷偷告诉老师,他想让失明的爸爸看到五颜六色的花,让连打两份工的妈妈,陪他一起玩。

乐乐画的全家福
自闭男孩手绘全家福
4月17日,记者在让胡路区馨语特殊教育学校见到乐乐了。
看到记者进来,乐乐咧着嘴笑。记者问他叫啥名、几岁了,乐乐始终不说一句话,但笑容特别灿烂。
看到辅导老师,乐乐突然站起身冲了过去,躲在了刘老师的身后,歪着小脑袋,偷偷看记者。
刘老师说:“乐乐胆小,最怕见陌生人。”说话间,刘老师拿出画笔,乐乐坐在凳子上,认真地画了起来。
画了一会儿,乐乐突然停了下来,皱起了眉头,老师赶忙过去帮忙。刘老师说,乐乐最喜欢画一家三口,每次画到自己时,都会向老师求助,这是缺乏安全感的明显表现。
刘老师说,乐乐在画绿色的草地,给妈妈穿上花裙子,帮爸爸扎上鲜艳的领带,一家三口眼睛笑成一条缝。
半小时后,乐乐放下画笔,举着画开心地笑着,画的内容,和刘老师说的一模一样。
刘老师心疼地说:“同样的画,乐乐已经画了无数次了。”

乐乐的妈妈为了养家,打了两份工。
爸爸失明妈妈撑起家
刘老师告诉记者,乐乐患病好几年了,这两年被常年托管在学校里。因为爸爸双目失明,妈妈要赚钱养家,分身乏术的妈妈,只能将乐乐送到这里做康复训练。
4月17日下午,记者在让胡路区喇嘛甸镇一间仓库内见到了乐乐的妈妈姜燕。此时,她正在整理货品,统计商品种类和数量,并在笔记本上记录,还要输入电脑。
姜燕说,自己没啥文化,丈夫又失明,家里也不能长时间没人,她只能就近找份工作,方便照顾丈夫。
谈到自己的家庭,姜燕眼含泪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擦拭完泪水后,姜燕说:“我父母去世得早,是亲戚们把我养大的,经人介绍认识了乐乐的爸爸,当时他是弱视,看东西还能有个轮廓。我们2012年结婚,两年后乐乐出生,原本以为苦日子有盼头了,没想到,乐乐4岁了,还不会说话,医生说乐乐是自闭症,他爸一上火病情加重,现在大人看不见,孩子不说话,愁啊。”
为了养家连打两份工
拿到乐乐的诊断书后,姜燕号啕大哭。乐乐患病、婆婆年迈、丈夫失明,她不知道未来该咋办。
哭过以后,日子还要继续,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姜燕借钱给儿子看病,为了增加收入,她连打两份工。
白天到库房清点货物,晚上做小时工,帮人打扫卫生。库房的工作满勤工资2800元/月,为了拿到满勤工资,她从来不敢旷工。
去年8月的一天,起床后姜燕就感觉浑身无力,一量体温38.5度,可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揣着一包退烧药就跑去上班了。同事们劝她回家休息,她说啥不肯,单位领导得知后,强行给她放假一天。
看她太辛苦,朋友劝她干脆放弃算了,可姜燕却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苦点累点都不怕。
姜燕说,刚结婚时,一家三口住小土房,因为地势低,每年雨季平房里都进水,有时积水达半米多深。
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一家人搬进了楼房。尽管面积不大,可姜燕挺知足,她把多病的婆婆接来同住,好脾气的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孝媳,婆婆逢人就说自己有了闺女。

乐乐画自己时,就会求助老师。
众多好心人帮助乐乐
得知姜燕家的情况后,很多同事伸出援手,给乐乐捐款捐物,希望能帮她渡过难关。
在朋友的介绍下,姜燕带着儿子,来到了大庆馨语特殊教育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乐乐的病情有所好转。
为了减轻姜燕的负担,大庆馨语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晶,建议姜燕选择长托班,并为其减免了部分康复治疗费用,还组织学校老师为乐乐捐款,定期到乐乐家中看望。
为了帮助乐乐,爱心人士张志国发起倡议,希望通过健康跑的方式,为乐乐筹集治疗费用。喜欢跑步的张志国,刚把想法一说,就得到了几十名跑友的响应。
乘风新玛特表示,可以组织“爱的8公里”徒步献爱心活动,商家会按着参与人数,以每人5元钱的金额,捐赠给乐乐,用于日常的治疗。
如果你也想奉献爱心,也想参与活动,4月24日就来大庆铁人广场徒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