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1日讯 78岁的周淑琴,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名退休教师,她给记者讲述了自己跟“解放军爸爸”的感人往事。

口述:周淑琴 记录:王晓平
我叫周淑琴,今年78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年纪大了,爱回忆,也总想把这些事儿写下来,让后人知道。不忘历史,才能珍惜今天。
1944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省海林市。那时候,日本鬼子还没投降,家里生活贫困,缺吃少穿,妈妈没有奶水,我饿得哇哇直哭,17岁的妈妈情急之下,把我扔进了韭菜地。13岁的叔叔发现我时,我已经哭得浑身发紫,幸亏大狗没把我叼走,叔叔把我裹在棉裤里带回了家,捡了我一条命。
我三岁时,高小毕业的爸爸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跟随四野第44军南下作战,打四平、战锦州……一开始,爸爸还抽空写信回家报平安,可1948年春节后,爸爸一年时间没有来信。家里人十分担心,但谁也不愿说出来。做妇女主任的妈妈把对爸爸的担心埋在心底,一边组织妇女做军鞋、晒干菜,支援前线,一边照顾我。小小的我已经忘记了爸爸的模样,但隐隐感到家人的忧虑,好希望爸爸早点回来。
1949年春节过后,爸爸来信了,说他已经随部队打到广东,在当地工作了。
我上学了,成绩很好。读三年级的时候,妈妈成为我同班同学——好强的她想多学文化,便于做好妇女工作。1954年,妈妈把我托付给叔叔婶婶,去广东随军跟爸爸团聚。妈妈走的第二天,10岁的我就发高烧,人事不省。多亏叔叔去野外抓了条黑鱼,我喝了按偏方做成的黑鱼汤,出了疹子,高烧才退。叔叔救了我两次,所以,我和叔叔一家关系特别好。那时候,农村条件差,我经常头上虱子成串,有时候,想念爸爸妈妈偷偷流眼泪,但学习成绩非常好。
1956年,我小学毕业,爸爸写信叫我去广东,家人团聚。爸爸给我买了通票,还给素不相识的海林火车站站长写信,拜托他沿途安排人照顾我。那时,没有航班和高铁,我独自从海林上车,途经沈阳、丰台,在汉口坐轮渡过江,再坐火车到广州,中间换车很多次,走了7天7夜。可能因为马上要见到爸爸的缘故,12岁的我快乐、活泼,乘客让我唱歌我就唱歌,让我跳舞我也不扭捏,一路上,得到无数陌生乘务员和旅客的喜爱和帮助,他们主动“接力”照顾我,给我买饭,安排我上下车……最难忘的是位一道杠四个花的大尉营长,他从武汉开始照顾我,一直把我送到远在广州的爸爸身边。
“你要学文化”,到广东不久,爸爸把我送进广州第六中学读书。进了课堂,在黑龙江成绩优异的我却如鸭子听雷——那时,还没普及标准话——我听不懂广东话,一年时间在教室枯坐,成绩明显下降。度过语言关后,我顺利在六中读完初高中,并和很多广东同学接下深厚的友谊。现在,我们经常在群里沟通,近几年,我还曾乘火车、飞机南下,参加同学聚会。
在广东期间,因为住校,也只有暑假才能和爸爸见面——寒假只有15天,为了节省车票钱,就不回家了。1962年,我回到黑龙江,在海林市开始执教生涯。1965年,爸爸也回到鸡东市工作,我们只有春节才能团聚了。
我为爸爸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儿就是为他争取平反。1976年,文革刚结束,我花了一个礼拜时间把爸爸的经历写成材料,由爸爸亲手递交广东原单位,使爸爸顺利成为当地第一个得到平反的人。
爸爸对我很关心。我结婚、生子后,爸爸替我看了三年孩子,尽心尽力。四年前,我爱人去世,远在威海的爸爸心疼地对我妹妹说:“你大姐一个人过日子,多难啊。”我去看望爸爸的时候,他都眼泪汪汪的,舍不得我走。
爸爸今年96岁了,身体非常好,就是耳朵有点儿背,所以,爸爸不爱去医院。前几天,妹妹领着他去医院体检,爸爸还闹情绪呢。我真想多陪在爸爸身边,跟他说说话,给他做点儿爱吃的。
今年六月,我打算去威海看爸爸,听他讲讲过去的事。她记得爸爸讲过行军中两位女战士被水冲走牺牲的事。“想起往事,就感觉新中国来之不易。再就是社会进步太快了:12岁时,坐火车到广州,要走7天7夜;现在,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我要多给爸爸讲讲现在的新鲜事儿,让他高兴高兴。”

记者手记
因为两篇写在稿纸上的草稿,记者结识了执着地想把难忘经历记下来的78岁牡丹江退休教师周淑琴。为了能和记者面对面讲述旧事,她特地从牡丹江赶到哈尔滨,她谦虚地说:“我是教数学的,写东西费劲”,然而,她却在稿纸上完成了两篇回忆文章。捧读周老师的文字,对照眼前朴素、谦逊的老者,还有她带来的爸爸旧照,被她深深打动。
周淑琴老师个子不高,记忆力好,十分健谈,忆起往事尤其是爸爸的故事如数家珍,时而眼含泪水,时而开怀大笑。她说,虽然与爸爸聚少离多,但她特别爱爸爸,也理解爸爸。退休后,她经常利用寒暑假义务为街坊四邻的孩子辅导功课,她的乐观和正能量影响了学生,也影响了自己的孩子。她说:“我从来没觉得困难、痛苦,眼瞅着日子越来越好,社会越来越好,一切都越来越好。”
“只有一件事很遗憾”,周淑琴老师的眼角泛起泪花,“我一直想找到护送我从武汉到广东的大尉营长,想跟他当面说声谢谢。”
因为爸爸是解放军,周淑琴对军人有种天然的信任,成年后还养成了外出旅行必到烈士陵园参观的习惯。据周老师回忆,65年前,在武汉见到那位大尉营长时,她率真地说:“我爸爸是海军,你是陆军,我跟你走得了。”岁月匆匆,周淑琴没想到,与大尉营长广州一别,再没相见,“我都不知道他姓徐还是许,现在身体怎么样,好想找到他啊。”(王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