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2日讯 2020年,黑河市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33102件,审结32247件,结案率97.4%,主要工作连续三年保持全省优秀行列;市中级人民法院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逊克法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优秀法院”、北安法院张弘默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黑河发展大局并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创新司法服务措施,为黑河跨越发展、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成立自贸片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成功调解4起大庄园集团诉个体经营者侵害商标权案件。制定服务保障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为第三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供司法助力。建立“一企业一法官”定向服务联络机制,与市工商联共同开展“万名干警走访万家企业”活动,走访438家企业,帮助解决解答法律问题421个。市中级人民法院组建自贸片区案件专业合议庭、爱辉区法院成立“自贸片区法庭”,共审理涉自贸片区案件2217件。
克服疫情影响,黑河市法院系统在全省率先部署14套互联网庭审系统,在线审理涉自贸片区建设系列案件23件,被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报》宣传推广。推进解决执行难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开展“六稳六保”“雷霆2020·边城重剑”等11个专项行动,执结违法占用耕地、涉民生等5类案件519件。实施搜查、强制腾退房屋58件次、拘留47人、罚款5人22万元。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联合惩戒12878人次。专班执行“MMM”诈骗案件,跨5省16市行程万余公里,扣划资金4563万元。
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强化“打伞破网”“打财断血”,依法审结涉黑涉恶案件25件,判处有罪人犯302人。推进“六清”行动,在全省率先布设与辖区看守所互联的科技法庭,确保庭审活动顺利进行,涉黑涉恶案件全部审结。加大“黑财清底”力度,涉黑恶财产刑执行立案44件,控制到位财产1.9亿元。该院依法惩治腐败犯罪,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29件32人。向市场监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严格规范保健品市场,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审结行政诉讼案件360件、非诉案件75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服务“放管服”改革,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为民实践。市中级人民法院践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加大对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依法审理劳动争议案件259件,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225件。助力脱贫攻坚,妥善审理涉“三农”案件,审结农村土地承包案件360件,审结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88件,依法判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3件3人。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安装并应用裁判文书智能生成系统、智能纠错系统,公开裁判文书17865篇、庭审直播996件。举办“公众开放日”85期、参观人数2100余人。393名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1260件,推进司法民主公开。疫情防控期间,全市法院718名干警、25372人次下沉社区,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超前化解潜在矛盾纠纷200余件。
坚持从严管理,锻造素质过硬队伍。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一院一品牌”边疆特色党建,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坚持“入额必办案”,院庭长办理案件21321件,在全省名列前茅,孙吴法院法官人均结案303件,全省排名第一。推进“四位九廉一体”廉政工程,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开展“三释”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