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黑龙江:高职院校 专业建在产业链上
2021-04-22 14:36: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4月22日讯 (记者 杨帆)为进一步展示黑龙江省涉农院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充分挖掘学校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涉农高校行”专题采访宣传活动。近日,记者来到黑龙江省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三北”地区唯一一所涉农专业最全(农牧渔)、服务产业链最长(种养加销)、省内农业类在校生规模最大的农业类高职院校。

学生们在进行标本制作。

  “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被30多所水产院校借鉴推广

  “我们学院的办学特色很鲜明,紧紧围绕服务农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为目标。动物科技分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是省级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通过60年不断改革与创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取得了丰硕教学成果,于1984年首创的‘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教学模式,被国内30余所水产院校借鉴推广。”学院党委书记李东阳说。

  所谓“全过程”就是把生产性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们的“双导师”,就是学业导师和岗位导师,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设计生产性实训项目,并使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实践课程进行做、学、教一体化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水产专业在北京、大连、威海、烟台、广州、杭州和省内等地建有实习、就业基地30余处,以工厂化养殖、苗种生产、鱼药销售、水质监测等工作岗位为主,学生就业也多集中在这些岗位,就业特别好。”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师李勇说。

  黑龙江省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以黑龙江省渔业发展特点为抓手,校企共建“观赏鱼养殖”实训室,增加水族设计项目,增加水族动物养殖种类,使之具有“教学、科研、生产等多种使用功能。并改造鱼病远程诊断室,增设与水产企业的远程视频教学项目,为企业员工及在校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远程培训、在线交流等服务,切实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带动了行业的发展。

学院教师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涉农专业服务龙江“大农业”

  学院专业教师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智囊团”和“生力军”的作用,频频出招,招招见效。受气候条件影响,我省大多数渔民的养殖模式是从鱼种养至成鱼,鱼类的养殖周期、上市时间相对固定,水产教师团队,在呼兰、佳木斯郊区、肇东等地进行试点,选取大水面粗放养殖的水面,改变原来投放夏花鱼种的方式,指导养殖户放养1-2斤/尾的花白鲢,养至7-8斤以上再捕捞销售,同样的水域,相同的养殖时间,由于出池规格的差异,渔民的养殖效益显著提升。

  我省水域资源丰富,大水面养殖的产量一直不高,原因在于很多水域的鱼产力不够。水产养殖专业教师李勇提出了在池塘等精养水域养殖时,通过施肥提高水体生产能力的方法。指导渔民使用“冰面施肥法”,即冰封期将提前腐熟的生物肥在冰面上均匀铺洒肥料,解冻后肥料自动落入水体,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又增加了水体肥度,单位鱼产量显著提升。

  围绕需求 完善人才 培养模式学科分类

  学院结合黑龙江省“六个强省”战略、新兴产业、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东北振兴、一带一路战略等需要,不断优化结构、提升内涵,满足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根本、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学院对接农牧渔三大产业、种养加销一体化产业链的6个专业群27个专业,形成了“以涉农专业群作为立校为本,对接新产业专业群作为强校之基”的专业格局。

  学院在发挥“种养加销”的专业群优势的基础上,还新增农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专业,用智能化技术服务我省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学院还新增农业大数据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用数字农业和农业物联网技术服务我省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新增中药学专业,满足“中国北方药谷”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需要。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为乡村振兴培养生产经营能力优、科学文化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现代农民。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