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搜 索
红色印记在龙江丨一块路牌的土改故事
2021-04-29 16:15:00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  作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百年历史波澜壮阔

  世纪初心历久弥坚

 

  100年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龙江儿女前赴后继,抗击日寇

  迎来民族独立和解放

  黑土边陲全面建设

  成为共和国的大粮仓、大油田、大煤矿

  全省人民牢记嘱托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系列报道《红色印记在龙江》

  追寻传承红色基因

  讲述百年党史故事

  从4月至9月,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史志研究室、省记协联合在全省开展“红色印记——讲述龙江百年党史故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

  近日,记者跟随“红色印记——讲述龙江百年党史故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来到哈尔滨市双城区水泉乡,重温双城土改的暖心记忆。

  在哈尔滨市双城区水泉乡,有一条街道叫齐云路,它是以革命工作者齐云命名的,以此纪念她在双城工作期间对土地改革、妇女工作等做出的贡献。

  齐云,原名齐韫,生于1918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豫边抗日军政干部学校辅导员、中共阳城县委妇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等职。抗战胜利后,她随丈夫转赴东北开展工作。当时的水泉乡,壮劳力和好车马都在前线,农业生产进度严重滞后,政府和农民急于寻找方法展开自救。

  1947年,齐云到水泉乡后,刚放下行李就召集积极分子开会,商讨在当地如何开展土改运动,怎样做妇女工作。

  在土改运动期间,严重的内涝、雹灾、虫灾,使双城农业遭受历史罕见的苗荒。为了战胜苗荒,齐云拿出了晋察冀老解放区的办法,动员妇女参加劳动,并率先垂范。

  “当时百姓不懂什么是农业合作化,而齐云在山西有办农民互助组的经验,她提出小插犋(合用牲口、农具)比大插犋好,农业合作化道路就此迈出了第一步。”哈尔滨文史馆馆员赵力说,齐云称得上是双城农业合作化的启蒙人。

  齐云在双城工作期间,足迹遍布水泉乡、临江乡等地的部分村屯。每到一处,她都反复和群众说,“我们要好好给贫雇农当‘长工’,要为劳苦大众谋利益。”通过齐云的积极努力,党群、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当地乡亲们纷纷响应党的好政策,拥护土改、踊跃参军、支援前线以及生产自救。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