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发展史中,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在黑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
《百名主播讲党史》启动
100位龙广电主播
走进纪念馆、革命遗址
讲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
追寻党的光辉足迹
传承龙江优秀精神
龙广电主播楚希为您讲述最可爱的人马玉祥
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一起来到马玉祥的故乡青冈县祯祥镇,走近这位战斗英雄。

“天地有正气,江山不夕阳”。在马玉祥纪念馆前,他的半身金色雕像在魏巍亲笔题词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庄重。1947年7月,年仅17岁的马玉祥毅然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一师二团,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解放战争中,马玉祥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大西南战役。他随38军从松花江边一直打到云南中越边境的红河桥头,转战13个省市,参与主要战斗170多次,这些战斗解放的城市达100多个,为共和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949年2月,马玉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马玉祥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赴朝参战。先后参加了包括“松骨峰战斗”“汉江保卫战”等多次战役,用铮铮铁骨昭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魂。


1951年春,马玉祥在朝鲜汉江南岸烈火中勇救朝鲜孤儿的英雄事迹,被著名作家魏巍写进《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天,马玉祥刚进一个村庄,就遇到了敌机来袭,这个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马玉祥此时最应该做的事情是找地方隐藏躲避轰炸,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是这样记述马玉祥当时的想法:“要在祖国,遇到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1951年4月11日,《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毛泽东主席批示“印发全军”。从此,马玉祥成为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1952年6月24日,朝鲜江原道伊川郡人民委员会特地给马玉祥写来一篇《感谢文》,称赞他是“立下了伟大功勋的国际主义战士”。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马玉祥随部队回国,先后在吉林通化和大连旅顺海军基地服役。1958年6月,马玉祥主动要求转业到内蒙古通辽积极支援边疆建设。这样一位出生入死的战斗英雄,没有居功自傲,一直默默无闻地为党和人民工作着。他离休后不忘薪火相传,义务担当起教育关心下一代的重任,先后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200多场,听众20多万人次。

战争年代,他是誓言为共和国而战的军人;和平岁月,他是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用一生诠释了一名老兵、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