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始人,周保中的一生光辉壮丽,且充满传奇色彩。他出生在云南,抗战在东北,在战场上多次受伤,但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更是被家乡的白族人民亲切地称为“白子将军”。系列报道《红色记忆百年百人》,一起走进大理,重温“白子将军”的传奇人生。
在周保中将军的故居,有两行诗句是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周保中将军在东北写下的无题诗,既表达了他对大理风光的无限赞美,也表达了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坚定的理想信念。
1902年,周保中出生在大理县湾桥村,原名叫奚李元,周保中这个名字,是周恩来为他办理假护照去苏联时所用,也是保卫中国之意。少年时的周保中,因为毛笔字写得好,总是在村中帮人写对联。
周保中纪念馆馆长李娟说:“同村的杜万荣,是一家财主的儿子,写了一个针对周保中的对联,周将军在回应他的过程中,霸气地写了这个对联。”

“再穷无非讨口,不死定要出头”。正是这幅对联激发周保中踏上了救国之路。1917年2月,刚满15岁的周保中,从大理步行10天到昆明参军,25岁就成为少将副师长,后转战东北。十四年抗日斗争中,他身经百战,率部三打宁安,炮轰依兰,一路狂扫敌军。新中国成立后,立下赫赫战功的周保中率部回到云南,担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周保中重孙李迎光说:“我们都以他的精神教育下一代,我的四个娃娃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都是学着老祖的精神为人。”
乡亲们为周保中将军写的《将军颂》,表达了后人对他无限的敬仰与赞美。回望那段充满了血与火的抗战岁月,让我们更加深深地认识到,有一种精神,不会因岁月的冲刷而褪色;有一种脊背,会在充满磨难之后变得更加挺直,那是中华儿女不屈的抗战精神,那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雄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