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红色印记在龙江 | 黑土地崛起英雄之师
2021-05-11 17:47:41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公众号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系列报道《红色印记在龙江》,和小编一起看黑土地走出的英雄之师,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故事。

  在哈尔滨市双城区第四野战军纪念馆,有这样一张参军登记表,见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壮大历程。这只队伍从十一万进东北,到百万出东北,仅用了三年的时间。

  黑龙江省四野研究会会长张国富说:“辽沈战役的枪声就是在这里发起的,辽沈战役的命令就是在这里发出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1946年指挥部移到双城,就在这个普通的四合院里,前线指挥部发出作战指令,英勇的第四野战军以排山倒海之势痛击国民党反动势力。历时50天,歼敌47万的辽沈战役,为解放全东北,继而夺取全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黑龙江省四野研究会会员吴宣文说:“这支部队从北打到南,解放了祖国的半壁河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风起云涌的战争年代,龙江这块黑土地上,不仅走出了纵横四海的百万雄师,还为国家培养出天空中的“精锐之师”。

  在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纪念馆内,展示了一本当年气象班学员的毕业证书。抗日战争刚刚胜利结束时党中央预见到,被日本帝国主义多年占据的东北地区,会留有一些机场、工厂和飞机,当即决定利用这一条件在东北创建航校。

  1946年,我军第一所航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吉林通化建立,随后,迁到了当时的东安(现密山市)。老航校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飞行员,王海、张积慧等著名战斗英雄就在这里雏鹰展翅,进而为国英勇作战。在炮火硝烟中,东北老航校辗转办学,先后换了四次校址,历经磨难和挫折,为人民军队培养了第一批航空人才,为人民空军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东北老航校纪念馆已经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姜继周

【专题】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