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4日讯 一个是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的农牧大县——肇州县,一个是投建年8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的龙头企业——禾丰集团全资子公司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
它们之间的“联姻”,不仅成功引进了工业企业主板上市公司和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财富》中国500强进驻,也使肇州县实施“工业兴县”发展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坚持以抓招商、上项目为突破口,全力推动各县区加快培育1-2个主导产业。”肇州县立足资源禀赋,倾力引龙头、壮产业、补链条,到去年底肉鸡全产业链基本实现闭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起强有力的新动能。
引来“金凤凰”,抓住新“鸡”遇,肇州县肉鸡产业夯基蓄势、全新启航,向百亿级目标奋力跨越。
龙头企业落地“破题”产业发展困局
肇州县肉鸡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风顺。
2010年,肉鸡产业开始在肇州县起步,但由于产业链不完善、上下游吃配不协调等因素影响,近十年来,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始终较弱,甚至于每一次市场波动,都会面临“生死考验”。
“来到肇州后,我们是全心全意想在肉鸡产业上做一番事业,但由于肉鸡价格不稳定、市场变化很大,以至于我们在市场中几经沉浮,有时候赚有时候赔,最终收益并不理想,企业损失不小,后来渐渐就把养殖板块停下来了。”黑龙江牧康牧业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红麟是第一个进驻肇州县从事肉鸡养殖的企业家,于2011年投资建设了一个年出栏200万只白羽肉鸡规模化养殖项目。
陈红麟的肉鸡养殖经历,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产业链完整的重要性。2020年之前,肇州县尚未打造形成完整、闭合的肉鸡全产业链,企业大多在市场上“孤军奋战”,不仅很难做大做强,发展不好则会陷入困境。
大庆宏成牧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进驻肇州县,从事肉鸡养殖,并先后投资建设4个分场,年出栏量约800万只。今年春节前,一场该公司投建以来面对的最大危机悄然而至:受疫情影响,100多万只即将出栏的肉鸡,无法向吉林等地输送,面临巨大经济损失。
此时,刚刚于去年底投产的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伸出援手。“禾丰公司组织力量,帮助我们‘消化’了这100多万只出栏肉鸡,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大庆宏成牧业有限公司第四分场场长陈传金告诉记者,“禾丰公司的进驻,也增添了我们发展的底气,今年公司将扩大生产,再新建两个分场,并与禾丰公司进行深度合作,预计年出栏量达到1200万只。”
据了解,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落户肇州县之前,该县肉鸡产业基础不够坚实,年出栏规模仅为1000万只,产业龙头带动和精深加工企业处于空白,饲料加工及粪污处理等配套板块缺乏。
“禾丰年8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既是我县围绕重点产业链实施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成果,也是在以商引商、以链招商、驻企招商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肇州经开区服务中心主任冯雪飞说,这个龙头企业、龙头项目的落地生根,为肇州县肉鸡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增添了新动力。
“鸡”鸣破晓,“破题”产业发展困局。
龙头企业起舞强健县域经济“筋骨”
2月28日,雪落肇州。8时许,一辆载有30吨肉鸡产品的货车,缓缓驶出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向哈尔滨驶去。
“我们于去年12月底开始进行试生产,期间日屠宰量4000只至1万只。春节前,日屠宰量达到2万只。农历正月初六复产复工后,日屠宰量稳步提升、达到3万只,最高时能达到5万只。”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敏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年底能达到一期工程满产,年产能12万只、产值约12亿元。
产得出,同样销得好。据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销售区域经理陈立峰介绍:“经过两个月的销售,市场客户反馈良好,随着产量逐渐增加,我们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为基地,以京津冀为辅,将面向全国销售。”
龙头企业落地,不仅能在赋能上下游吃配、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作用,也能在经济发展、税源增加、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压舱石”作用。
“今年,我们将对现有车间、生产线及附属设施进行改扩建,同时新建冷藏能力2000吨、速冻能力150吨/日的冷库一个,保证今年底日产能达到12万只。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养殖小区的规划,尽快打造形成闭合的产业链。”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亚杰说,按照企业规划,自建小区养殖量占屠宰量的70%,另外30%将整合当地社会资源,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实现养殖、加工、深加工等全产业链共赢。
据了解,禾丰年8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先期投资1.79亿元,设计年屠宰加工肉鸡8000万只,同步建设年出栏3500万羽肉鸡养殖基地、种雏繁育、饲料加工等全产业链配套项目。
据禾丰集团副总裁邸国介绍,未来禾丰集团还将投资3亿元,陆续启动二期、三期项目,规划建设深加工和熟食车间、扩建肉鸡养殖、饲料加工、现代化全自动屠宰分割生产线等,最终在肇州县建成集种鸡饲养、饲料生产、鸡雏孵化、肉鸡养殖、肉鸡屠宰、分割销售、熟食加工等一体化闭合产业链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利税4000万元。
企业是就业的基础。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对照“六保”“六稳”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目前360余名用工大部分来自肇州县各乡镇。“随着产能不断提升,我们的用工量也将不断加大,等到闭合产业链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用工将达到1500人。”陈亚杰说。
“我们的工资待遇很好,一个月能挣4000元左右。”车间工人梁颖说,稳定的收入、优厚的福利,坚定了她留在企业的信心。闻“鸡”起舞,强健县域经济“筋骨”。
高效“链”动带来工业满盘活力奔涌
牧康牧业计划重启养殖板块,并参建有机肥厂;恒基农牧机械开启新一年发展计划,边建设边生产;饲料厂、种鸡场、孵化场规划建设……
一子落定,满盘皆活。
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的落地投产、扩能上产,不仅带动更多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决心,更拉动产业发展、增强集聚效应,带来工业满盘活力奔涌,推动“十四五”时期肇州县肉鸡产业向百亿级目标跨越。
6个月时间,实现项目从对接洽谈到建成投产;60天时间,完成项目签约、设备订购安装及车间维修改造;60天时间,项目从正式投产,到实现肉鸡屠宰量翻番……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这三个“6”的背后,有行业发展的“天时”,有鸡源、市场选址定位的“地利”,更有肇州县优化营商环境、紧抓项目招商和建设的“人和”。
“除了规划建设养殖小区,我们明年还会增建一条屠宰生产线,也是10万只到12万只左右的屠宰量。”陈亚杰告诉记者,除了屠宰体量的扩充、上下游项目的实施外,他们还将向熟食加工等产业链下游延伸,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效益和税收贡献率。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在肇州县肉鸡产业中产生了“蝴蝶效应”。
牧康牧业在与禾丰集团达成合作意向,计划今年重启养殖板块的基础上,通过参股的形式引进国企——黑龙江龙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建年产10万吨有机(粪)肥项目,预计今年投产,肉鸡等畜禽产业产生的粪污将有“好去处”。“希望禾丰能把肉鸡产业链龙头企业作用发挥得更大更好,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过去投入的硬件利用起来,恢复养殖,增加供应。”陈红麟说。
在肇州经开区,由全国家禽智能化养殖设备领军企业——山东恒基农牧机械有限公司投资的黑龙江恒基农牧机械有限公司也开启了新一年的发展计划。该公司主要生产集约化、智能化畜禽养殖设备,今年将采取边建设边生产的方式,投身到肇州县肉鸡产业发展的大潮中。“今年,我们计划新建3栋3万平方米的加工车间,项目全部达产后,销售收入将非常可观。”黑龙江恒基农牧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磊告诉记者。
目前,肇州县与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配套的饲料厂、有机肥厂、养殖设备加工厂等企业、项目稳步实施、扩能生产,大庆禾丰食品有限公司的熟食加工板块、养殖基地也已进入实质谋划阶段。这条壮产业、聚财源的产业链,将有效解决肇州县肉鸡产业抗风险能力弱、龙头拉动不明显的短板。
冯雪飞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肇州县将继续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加快推进三产融合,通过禾丰集团的拉动作用、聚集效应,持续强化产业链条延伸,向精深加工方面发力,着力打造百亿级肉鸡产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