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4日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5月15日是第28个国际家庭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妇联结合“最美家庭”的典型案例,通过立家、治家、持家、兴家、传家、乐家等6个方面,为大庆105万户家庭提供一套“经营方案”。
美德立家,和顺之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良好的家庭美德如同家庭这座大厦的根基,也是家庭和顺之根本,以德立家,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家庭美德。
良训治家,兴旺之法。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有国法,家也应该有家规、家训。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新时代,每个家庭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家规、家训,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积淀形成良好的家风,无数个好家风凝结在一起,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清廉持家,安宁之策。“清廉家风”是每个人对人生境界和道德价值的信守和追求。为此,提倡家庭成员常吹廉洁“枕边风”,算好家庭“廉洁账”,敢说廉洁“逆耳话”,齐心守好“廉洁门”,让清廉家风代代传承。以清廉家风涵养党风社风,守家安,促国强。
勤俭兴家,富足之路。勤劳创造财富,节俭积累财富,勤俭是国家强盛、家庭富足的根本之路。致富不能忘本,更要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缕阳光、一丝清风、一滴雨露,都是大自然给予的无私馈赠,值得我们去珍惜;一粒米、一度电、一张纸,蕴含着我们的辛勤汗水。所以,要时刻铭记节俭不仅是美德,更应该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文化传家,长盛之道。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一个家庭长盛不衰的内生动力。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明杰家庭,父亲杨继良是“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在杨继良的影响下,子孙三代以书为伴,家庭成了图书馆,客厅成了实验室,用文化的传承扛起家国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把传承文化作为宝贵财富代代相传,那么每一个家庭就会像诗书一样辈有英才、恩泽万代、长盛久远,无数个名人旺族也将成就中华大地人杰辈出、民族兴盛。
慈善乐家,幸福之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的优良传统。大庆市的王秀芳家庭,妻子是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丈夫立足岗位践行使命,儿子德智体全面发展,一家三口在思想交融、理论碰撞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传递知识的力量。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引导子女崇德向善,不断弘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慈善乐家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价值追求,引领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时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