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松花江上·百年印记丨提高灌区能力 升级种植结构
2021-05-20 21:54:00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公众号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松花江是黑龙江人的母亲河,也是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推出庆祝建党百年特别报道《松花江上·百年印记》,带您回眸党领导黑龙江人民走过的光辉岁月。今天来看大庆肇源县如何发挥水利优势,助农民增收。

  肇源县当权村拥有12000多亩水稻田,种水稻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别看现在涝能排、旱能灌,过去水利问题可是这里的最大难题。

  肇源县茂兴镇当权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国军介绍,过去种旱田,涝排不出去,旱了还没地方提水,一到春天生产的时候,村里干部最愁的就是整水的问题。

  因为设备不完善,当时农民们只能用马拉、用扁担挑,加上当地地势低洼,一旦降水量过大,耕地就会面临内涝,建设排灌站迫在眉睫。

  肇源县茂兴镇当权村党支部书记付永生说,当权村老百姓在经济方面要受损很多,所以说排灌区对于当权村百姓来说那就是生命线。

  从1985年开始,肇源县大规模兴建排灌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拥有八大灌区。肇源县中心罐区的总工程师郝成春就见证了肇源中心抽水站的发展。

  肇源县灌排中心总工程师郝成春说,2012年的时候水田增长率较高,老泵站满足能力衰减,达不到农业灌溉需求了。新泵站建成老泵站就退役了,它完成了使命。

  作为肇源县最大的排灌区,现在中心灌区可以满足19万亩的水田使用。肇源县的八大灌区承担着百万亩水田近一半的灌溉任务,通过几代人逐步推进“灌排一体化”进程,增强了灌区整体抗御环境风险的能力,发挥出了水利工程的效益,使当地农业生产得到极大改善。

  肇源县水利工程指导中心高级工程师宋万琦说,通过对灌区的改造和设计达标,每年使农民的水田能够稳产、高产、增收。

责任编辑:王傲

【专题】松花江上·百年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