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2021-05-26 21:55:48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公众号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技术是支撑。近年来,黑龙江省涉农高校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技术人才优势,将好品种、好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在东北农业大学大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豆育种专家陈庆山教授如数家珍地介绍起团队培育的最新品种。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陈教授带领大豆遗传改良团队,破解了野生大豆优异性状利用和栽培大豆定向改良育种难题,目前部分品种已完成试验程序,等待审定通过之后就可以推广种植。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陈庆山说:“相当于把野生大豆的基因组打成了几百段,整合到我们现有的品种之中,通过栽培,把倒伏性克服了、蛋白提升了、丰产性提升了,适合在我们黑龙江省三四积温带种植。”

  目前,东北农业大学已经培育并推广了100多个优质的大豆品种。其中以东农豆252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已经覆盖了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的适应区域,在俄罗斯已经有几千亩的示范面积。团队育成的24个大豆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200万亩,经济效益180亿元。与陈庆山教授研究方向不同,张颖教授带领的团队一直致力于黑土污染修复,为黑土地“冒油花”蓄力。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颖说:“想做到边生产边修复,这需要克服很多的障碍,比如说低温的一些障碍。下一步就是规模的生产,对于生态环境和粮食的高产稳产都有保障作用。”

  面向乡村振兴实际需求,全省涉农高校加快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校校、校企、校地合作。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中心水稻专家郑桂萍,常常奔波在建三江水稻田和学校间。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郑桂萍说:“基层提出来的都是一些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成果通过这样的示范,转化快、落地快。”

  目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牡丹江、大庆等地合作共建了多个综合服务示范基地与特色产业基地,1000多位“科技特派员”扎根全省20多个市县。

  近日,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与黑龙江北鱼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北鱼产业学院。通过“扩招”“招生即招工”等方式加大培养规模,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黑龙江渔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近年来,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分析调研龙江渔业,特别是冷水性渔业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以水产养殖技术为根本,打造“新农科”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培养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