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8日讯 5月26日,记者从牡丹江大学了解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和“我为社会办实事”活动,近日,由该校组织科技服务、牵线搭桥下,国内首创的木质吸管生产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市开发区。
去年,牡丹江大学在走访企业调研中了解到,牡丹江市一家科技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技术瓶颈问题。学校机电专业人才科研处第一时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教授对接,根据企业需求组成了科技公关小组,历经21天完成了木质吸管加工成套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技术公关任务。该项目属于国内首创,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三次优化设计及定型,进入到产品的小试阶段。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科技项目的转化落地,学校还与牡丹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达成共识,打通科研转化落地服务链。通过学校主动对接、市科技局和开发区积极服务,企业经过多次考察,木质吸管项目于5月18日正式签约落户市开发区加速器1区3号厂房,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一期预计投资1000万元,二期预计投资2000万元。一期达产预计年营业收入7200万元,税收200万元,可提供就业职位50个。
据了解,牡丹江大学秉承“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在2020年成立了科创中心,紧紧围绕牡丹江市企业需求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为本地企业提供科研攻关、项目转化、商务推广等服务。期间,学校积极主动深入企业服务,充分挖掘企业需求,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努力构建专业建设与产业建设相融合的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