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大庆红旗心向党 砥砺奋进新时代
2021-06-03 19:23: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英鑫 安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6月3日讯(记者 孙英鑫 安泽)3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黑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大庆市专场召开。会上,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大庆市委书记韩立华,围绕“大庆红旗心向党砥砺奋进新时代”这一主题进行了介绍。

  大庆始终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披肝沥胆、苦干实干,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支持国民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在党中央石油勘探“战略东移”重大决策指引下,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大庆油田横空出世,为十周年国庆献上了一份厚礼,“大庆”因此得名。1960年,经党中央批准,全国五万余名石油大军集结松嫩平原,展开了一场气吞山河、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举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无比优越性。1964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亲手树起“新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沐浴着新时期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东风,大庆持续奏响“踏着铁人脚步走”最强音,开拓进取、接力奋斗,在莽莽荒原上崛起了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如今的大庆,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近“半壁江山”,经济总量居东北三省地级城市第1位,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跻身全国资源型城市前列;产业转型实现历史性跨越,地方经济、非油经济占比分别达到65.7%、75.7%,比2000年分别提高53、52.5个百分点;要素集聚实现历史性跨越,晋位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超过278万、保持净流入态势,拥有6所高校、178家科研院所、45万各类人才,萨尔图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5万人次,非公经济占比达到50.1%。城市品质实现历史性跨越,蝉联5届全国文明城市、4届国家卫生城市,荣膺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91元、全省第1位,每百户居民私家车保有量64.7台,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保持较高水准,2018年入选新时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

  奋进在新时代惊天动地的复兴逐梦征程,大庆坚决扛起“当好标杆旗帜”政治责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四重奏、四条路”引领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重构产业,闯出经济结构更优的新路子。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持续抓“项目”扩增量、抓“企业”优存量、抓“招商”攒后劲,以海国龙油550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沃尔沃等龙头企业领衔带动,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形成,入选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先后四次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等工作成效突出”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

  重组要素,闯出体制机制更活的新路子。着眼破除“三大矛盾”、“三偏问题”、“四个短板”,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完成驻庆央企“三供一业”及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实现市属国企整合重组、减员增效;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5年全省第1;获批国家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国家首个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落地建设,古龙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重聚动能,闯出内生动力更足的新路子。市场主体发展到24.9万户、年均增长11%,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2家,大庆跻身19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行列。坚持“经济遇冷不冷民心,财政再难不难百姓”,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超过80%,两个贫困县如期摘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持续高于经济增速、农村高于城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重塑环境,闯出承载功能更强的新路子。推出优化营商环境3.0版,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首席服务员制等创新举措全省推广,在东北“三省一区”营商环境试评价中排名第4、地级城市第1;在全省率先建成标准化市级综治中心,“4543”模式被司法部称为“枫桥经验”大庆升级版、推向全国,获批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政治生态全面净化、持续向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深切认同和高度自觉,大庆在全省市地政治生态考核中位列“好”等次。

责任编辑: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