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检察一线故事:五百“庆检人”个个似“铁人”
2021-06-10 09:24:00 来源:大庆日报  作者:李东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6月10日讯 “六一”儿童节那天,一则“检察官回访‘事实孤儿’”的消息见诸朋友圈,让人既觉得温暖,也感到有些好奇:检察官和孤儿怎么会联系到一起?

  事实上,全国检察机关的职能发生转变以后,检察官们不止有办理大案要案时的铁面无私,还更多显现出对待人民群众时的侠骨柔肠。

  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之际,记者走进我市检察机关,发现这支500余人的“庆检队伍”,在起诉办理刑事和民事案件的同时,还将检察触角延伸到行政部门和公众领域。

  “事实孤儿”就是他们在办理重大刑事案件时,在对“孩子的未来谁来负责”的追问中发现的。他们还为红色遗址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校园安全、食药安全等公众利益而奔走呼吁。

  近年来,这支庆检队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政治嘱托,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时刻以“标杆旗帜”的行为自觉,为大庆转型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他们立足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敢打硬仗

   ——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30年大案10个月告破,3500余张证据链实锤“套路贷”被告

  两个月前,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大庆检察院范玉案专案组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受表彰集体有200家,全省检察机关只有大庆一家。

  范玉案,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专案组组长宫顶峰表示,铁人说“认一个字,就像搬一座山”,他们办理这起案件,需要搬走更多的山。

  这起案件时间跨度达30年,取证异常艰难,涉案人员关系错综复杂,还涉及黑恶定性、诉讼时效、旧案再审等诸多难题,起诉办理难度极大。

  省检在交办时,最先想到的,仍是讲政治、顾大局、敢碰硬、敢较真的大庆检察机关。

  2020年初,市检察院成立10人专案组,采取封闭式集中查阅卷宗。面对200多本卷宗,他们夜以继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阅卷,一步步摸清了基础事实。

  在此基础上,他们顶着疫情的危险,携带400多条证据补充意见,深入绥化地区,指导当地公安机关固定证据、完善卷宗600多本……

  经过10个月连续奋战,他们在盘根错节的上千条证据中抽丝剥茧,最终将案件划分为“三黑一恶一普通”,从而推动了案件的加速办结。

  那10个月,宫顶峰累得腰间盘复发,只能趴在床上查阅卷宗,岳母去世时,都没能回去料理;张衍黎三次推迟婚期;任信一直没能回家看望妻儿……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以“学铁人、守铁纪、办铁案”的优良作风,像铁人一样能战斗。

  另一起全省最大、涉案3.8亿元的“套路贷”刑事案件,庭审持续7天,被告人百般狡辩、全程零口供。

  面对他这副无赖嘴脸,聂树平、李超群两位检察官熬了一个通宵,将证据链作成PPT。3500余张证据链,一笔笔转账流水一目了然,当庭出示时,被告人惊呆了,顿时哑口无言。

  敢为人先

   ——“智慧检务”赢得最高检点赞,2020年创造远程提审量全省第一纪录

  2020年初,在全市人民抗击疫情时,龙凤区一名张姓女子却对社区“守门人”又打又骂,严重扰乱疫情防控工作。

  龙凤区检察院决定提起公诉,向全社会发出警示。为避免人员接触,杜绝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他们依靠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办案提前介入、固定证据、提审及庭审的全程“云办理”。

  “信息化助力涉疫案件办理”,最高检将这个办案方式作为经典案例,供全国检察机关学习。

  这是“智慧检务”建设的成果。近年来,面对花样迭出的新问题、新案件,我市检察机关坚持创新的发展理念,像铁人一样敢闯敢冒、敢为人先。

  “智慧检务”早在让胡路区检察院试行时,就被最高检评价为“是一张名片,走在了全国前列”。2020年,大庆政法系统远程快速办案中心挂牌成立,市检察机关全面启动“智慧检务”建设,由此打造了打通公检法数据信息传输流转壁垒的“大庆模式”。

  这种模式的成功运用,创造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案件办理的双赢局面。当年,全省远程案件办理不足3000起,而我市却办理了2088起。

  “敢为人先”首先要忠诚履职,主动作为。检察官邱凤宇说,他们在办理“套路贷”案件时,还甄别出百余起民事虚假诉讼案,公积金非法提取案就很有代表性。

  他们是先发现了一起,随即想到是否还会有更多起,于是到公积金管理部门排查近年被执行信息千余条,再以此为依据,到法院调取执行文书和原始卷宗,经过反复比对,仔细甄别,顺藤摸瓜,最终,20多起案件浮出水面。

  捍卫公益,关爱未来

   ——扩展监督触角,关注“事实孤儿”,14家单位共同擘画“童心圆”

  当你发现一段路面结满了冰,往来车辆缓慢行驶,行人战战兢兢,你会怎么办?

  大庆高新区检察院检察官李超群的做法是,向辖区行政主管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尽快消除路面安全隐患。

  这个检察建议的发出,创下了全省首例冰面诉讼案例。

  为维护公共利益,我市检察机关立足“公益诉讼”职能,积极行使“诉前检察建议”的权力。

  市院检察官王迪经过长达7个月的调查,拿到确凿证据后,以诉前检察建议的形式,督促了一处含油污泥的彻底解决。龙凤区检察院、肇源县检察院也分别以这种形式,实现了对辖区多处红色遗址的保护。

  “我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铁人当年的凿凿之声,犹在全市检察干警们的心中回响。

  为更好维护公共利益,我市检察机关在2017年率先全省建成公益诉讼指挥中心,通过市检察院、基层院、检察干警“三方连线”,实现远程指导办案、同步研判线索、指挥无人机取证,真正做到法律监督“精准在线”。

  3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80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6件。

  蓝天绿水、食药安全、国有财产、英烈尊严、非法狩猎、司法救助、校园周边、小区井盖……监督触角抵达之处,大案小案一一在案,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他们还因为“事实孤儿”,促成全市建立“检民联合救助事实孤儿”工作机制。

  市院检察官周伟说,2019年初,他们在审理一起夫妻间的杀人案时,发现一人死亡、另一人判刑,撇下的孩子成为“事实孤儿”,无人抚养。“孩子的未来谁来负责”,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将前3年审理过的重罪案件逐一进行了一番梳理,结果发现17个“事实孤儿”。他们与民政部门反复沟通,最终促成这项机制落地。

  市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案件的关注还要更早。高新区检察院检察官董冰说,他们从2013年开始负责全市“未检”工作,在做了大量工作的同时,还联合14家单位构建起“童心圆”社会支持体系。

  2019年,该基层院被最高检确定为“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试点单位”、“未检创新实践基地”。这意味着,大庆检察机关的未检工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精神信仰

   ——“五个过硬”队伍年复一年日夜淬炼

  18年过去了,于洋还清晰地记得,她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入职市检察院的第一课,就是接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

  从入职第一天起,就给年轻的检察干警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一直是我市检察机关的优良传统。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检察队伍,接受年复一年日夜淬炼。

  18年来,于洋已经成长为领导倚重、同行敬重、独当一面、带出一批的“铁人式”检察官。“身在大庆学大庆,铁人身边学铁人”,她为自己能成为一名“铁人式”的检察官而感到自豪。

  铁人说“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我市检察干警们念念不忘的,是承办每一起案件,都要像铁人打井那样,打造成高质量精品。

  龙凤区检察院检察官王芳,工作23年来办理过1400余起案件,各个都拿得出、立得住、叫得响。她父亲是老会战,那种求真务实、严细认真的精神深深影响了她。

  为打造精品案,全市检察机关中层以上干部“重点课题调研”、一线干警“岗位最佳实践”,这两项“岗位大练兵”活动,已经持续开展8年。

  队伍建设时刻保持在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上运行,为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注入不竭动力。

  力之所及,即见光明,这是法治之光,更是500余名“庆检人”矢志不渝的精神之光。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