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5日讯 高考结束了,将高中这一页翻过去,学子们迎来了一个相对轻松的假期。
面对这段“后高考生活”,学子们纷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自己“充电”:有的到驾校报名想考取驾照,有的组团去健身、旅游,有的报名学习礼仪、口才、舞蹈、音乐等兴趣班。大庆学子的后高考生活,精彩开始了。

行动派开始规划生活
人生不是只有一次高考,许多学子在高考结束后,并没有过分“放纵”,而是积极规划,让这个假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仲先生的儿子已经和同学一起做好了假期规划。
仲先生说,高考结束后,他的儿子就约了几位要好的同学到家里来玩,几个人一起商量着如何让这个假期过得多姿多彩且有意义。最终,几人决定,每天保持有规律的作息,一起去健身、游泳。
在他们的计划中,还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一起去旅游,结伴去心仪的大学看一看。
近来,许多学子报名考驾照,我市许多驾校都迎来了准大学生报名潮。
记者注意到,高考刚刚结束,驾校便打起了“宣传战”,还有一些“私教”也在网络上进行招生宣传。
家长韩先生表示,孩子高考后的这段时间不能浪费,拿到了驾照在将来求学上也有优势,所以,他就赶紧让儿子报名,利用这个假期把驾照考下来。
采访中,一位“私教”告诉记者,他的7名学员中,有5人是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肯定还会有许多学生来报名。同时,他还表示,这些孩子很能吃苦,学习起来很快,他很有把握,这几个学生都能一次考过。

参加兴趣班来“充电”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学车考驾照,准大学生们想要学的东西还真不少。同时,各类为他们而设的兴趣班,也纷纷打出了“宣传牌”。
连日来,记者发现,微信朋友圈中面向准大学生的招生信息多了起来,其中就有口才班、吉他班、游泳和礼仪等各类兴趣班。
从事多年传媒口才教育的姜老师告诉记者,让孩子以一个全新面貌迎接大学生活,是极为重要的,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许多家长找他,想要借助假期,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
家长刘先生表示,他的女儿刚参加完高考,整个人放松了,时间也充裕了,孩子的妈妈为女儿报了一个礼仪班,希望提升女儿的形象和气质。女儿自己还报了游泳班,同时还到驾校报名练车。
准大学生浩宇报了拳击培训班和口才班。浩宇告诉记者,他很喜欢健身,高中时就每天坚持做力量练习。这个假期,他想通过学习拳击来增强体质。
后高考情绪管理指南
高考结束了,如何管理好情绪、合理规划假期、积极地面对生活,是所有高中毕业生都要重视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市的心理专家谭老师。
谭老师告诉记者,家长要注意高考后孩子的情绪管理,要切记,放松不等于放纵。
考生在高考后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放松心情,但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饮食和作息规律,过度释放压力易导致身体不适等不良后果。
谭老师还给出了一份后高考情绪管理指南。
有的学生高考后会为考试成绩焦虑,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的还可能出现强迫思维和行为,自怨自责,容易走入心理误区,甚至突然变得暴躁,与家人发生争执。
如果出现此类问题,家长应疏导好孩子的情绪,引导他们理性面对现实。要让孩子认识到高考已经结束,成绩是自己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要接受这一现实。
同时,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让孩子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
有的学生在高考后,感觉生活突然变得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方向。
谭老师告诉记者,这是“茫然型心理”。许多考生突然放松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尤其在等待分数或在填报完志愿期间,可能会经历这种感觉。
如果孩子有此类心理问题,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旅行、学外语、学做家务、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班,来转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