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鹤岗
搜 索
奋力交出党史学习教育高分答卷——鹤岗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2021-06-28 14:46:58 来源:东北网-鹤岗日报  作者:万晴心 李淑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6月28日讯 “如果没有市工信局的协调帮助,或许我们已经停产了。”“我的退休手续能这么快办完,全都得益于办事中心帮办代办服务。”“我们小广场的健身器材损坏三年,终于修好了。”……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强大动力,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以上率下高标准推动“办实事”落地见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的困难事、基层的烦心事、群众的揪心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办实事,回应群众的期盼。”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后,市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高标准制定《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工作方案》和任务清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企业难点堵点问题,确定了以“十大惠民工程、办好百件实事”为活动载体,并提出了以“六个一批”为牵引的要求,为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开好头、作表率。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召开3次会议,研究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握不同阶段工作任务,实行每周督导、半月例会、每月总结工作机制,做到指导到位、把关到位、推进到位、督查到位。全市各党委(党组)主动落实落靠主体责任,“一把手”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率先垂范,带头开展实践活动,做到“有专班、有方案、有目标、有措施、有结果、有反馈、有台账、有机制”。

  “三本台账”直抵百姓民生

  精准建账定责,促进实践活动见实见效。围绕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事项和问题,分别建立了实事账、问题账、热点账三本民生台账。将民生实事分门别类列清单,实施项目化清单式管理,切实把实事办实办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事台账贴民心。市委提出“围着百姓干,围着企业转”的工作要求,坚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标准,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的标准,立足当前正在做的事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企业难点堵点问题,确定办好119件大事实事。全部建立了清单台账,随有随列、随补随办,逐一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实行挂图作战、项目化清单式管理,并逐项明确了牵头市级领导、牵头部门、推进措施和完成时限,形成了有序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并将确定的大事实事在《鹤岗日报》进行了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修路是对老百姓最直接的民生工程。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导致城区内的东内环、友谊路等6条共5.7公里的城区道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龟裂、塌陷,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店门前这段路坑坑洼洼的,加之没有停车位,生意始终不见起色,等道路改造好了,停车位规范了,生意自然就好了。”在东内环路路边开饭店的吴老板最期盼的是道路早点竣工。今年4月10日,我市聚焦民生需求,投入3500万元,同时启动了对包括东内环路在内的6条既有道路的改造工程。目前,施工正紧张进行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路面改造的同时,还将同时完善道路两侧的雨污排水和路灯照明,并根据两侧人行道的实际情况进行边石下卧,合理设置停车位,以缓解市民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

  目前,全市81所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同城通办”、大病保险年度最高累计支付限额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为新寄存骨灰的丧属减免1年骨灰寄存费等70余件大事实事已经完成,实现了省委提出的“七一”前任务完成过半的目标,其余大事实事12月底前将全部完成,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问题台账解民忧。全市各党委(党组)在承接市级119件大事实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主动作为,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坚持从能做的事情做起,从能改的问题改起,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问题台账855件。目前,“综合柜员制”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开展“送春衣·团青助成长”系列活动为123名贫困学生发放12000元运动春装等503件实事已经完成。各部门各单位通过一件件暖心事儿,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掀起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热潮,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热点台账聚民心。坚持开门搞活动,充分利用“信、网、电、微”等渠道,向社会发布《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事项建议的公告》,制发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事项建议办理工作办法》,将征求意见工作贯穿全年始终,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列出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台账。这种做法在全市引起了很大震动,群众非常欢迎这种“透明搞活动”的举措,各部门各单位也开始较着劲地办实事解难题,推动实践活动从“政府端菜”到“百姓点菜”、从“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从“政府督察”到“百姓监督”的转变。群众通过热线电话反映,滨河南广场没有开放公共厕所,无法满足日常需求。收到百姓建议后,兴安区立即响应,将公厕及时通电开放,很快解决了百姓如厕难问题。南山区驻区居民反映,小区内原有停车线因日晒雨淋逐渐受损,不少车辆随意摆放,停车剐蹭事故屡见不鲜,经常引发居民矛盾。南山区在收到居民意见后第一时间响应,积极联系物业对施划不全、残缺的停车位进行重新施划,使标线准确、清晰、一目了然,赢得群众纷纷点赞。

  截至目前,共征集物业管理、市政设施管护、居民出行、饮水安全等八个方面70条意见建议,整理合并为48件,已全部纳入台账管理。以征求意见建议交办单的方式反馈到相关部门,对于能够立行立改的马上解决;对于情况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列出计划,有序推进;对于推动缓慢,群众反映强烈的,提级办理,召开专题会议推进解决。目前,已解决兴安区兴东小区河边和小广场健身器材损坏、向阳区林业处1号楼单元门玻璃损坏等问题14件,列入计划34件。

  活化载体“走心”又“走新”

  干部走下去,百姓心声才能传上来。在实践活动中努力创新载体,通过“两走两访”方式,全面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将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机结合,提出了打造“走流程”升级版的工作机制。制定下发了活动方案,把过去领导干部只到办事窗口走流程解难题升级为常态化“走流程、走基层,访群众、访企业”;把过去单一的精减窗口办事环节拓展成为基层、为群众、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的困难事、基层的烦心事、群众的揪心事。

  活动开展以来成效显著,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点赞。“走流程”,通过“亲身办”“代理办”“陪同办”“协助办”“模拟办”等方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其他市级领导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办事窗口“走流程”48人次,带动县处级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走流程”850余人次,发现各类问题208件、立行立改178件;“走基层”,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一线”活动,全市5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解决房屋拆迁、环境治理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400余件。深入基层联系点800余人次,解决各类困难600多个。化解各类信访积案150余件,送文化法律科技政策到基层403人次;“访群众”,坚持敞开大门听取人民群众、工作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民情恳谈等方式,征集各类意见建议50余条。走访慰问贫困群众、困难党员310余人,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200余万元。组织2万余名志愿者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2万余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3000余件,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访企业”,开展了“百名干部进百企解难题”活动,全市6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企业解决技术、人才、市场、安全生产等方面难题93件。建立了县处级以上领导包企业包项目制度,提供全过程、全流程、全周期跟进服务。

  市民滕秀花的家属在哈尔滨突发疾病,因为事发突然,直接在当地住院接受了治疗。回来以后,滕秀花咨询了报销流程,带齐手续和材料来到市医保大厅,一次就把事情办妥了。“现在真是太方便快捷了!”滕秀花办理完医疗报销开心地说。市医疗保障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解难题、办实事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走流程”,提出了医保业务“八个办”、医保服务“四个不求人”,围绕与群众关系最紧密的工作事项,全力推动办事流程优化,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实惠,真正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

  78岁的吕文会是一名六级伤残军人,1979年退伍,多年缠绵病榻,饱受肾病折磨,工资基本都用在治病和吃药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开展“大走访”活动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全面核查了全市一至六级伤残军人医疗保障情况,通过大量上下沟通协调工作,最终将18名符合条件的伤残军人全部参照离休干部标准纳入医保统筹,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难题,得到了伤残军人和家属的一致赞誉。

  优化创新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将实践活动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优化和创新政务服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实践活动中,市税务局问需问计于民,推出了“税务开放日”活动,公开聘请办税体验师,邀请纳税人和媒体记者走进办税服务厅参观体验,“零距离”感受税务机关便民服务措施。在全面落实省税务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10大类33项110条措施基础上,针对群众对办税时长再压缩,注销办理再提速的诉求,推出“双50”工作法,系统梳理现有办税事项的办理时长,对其中19个限时办结事项在原办理时长基础上再压缩50%,对50个即办事项实施1分钟办结。针对困扰纳税人的税务注销流程发起难、程序繁、速度慢等问题,进一步优化注销办理流程,推行免办、即办、容缺办服务,即办注销比例较上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户均办结时限比上年压缩了1.5天,便利了市场主体退出。大力推广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等“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方式,已实现188个事项全程网上办,企业网上申报率达到99%。这些举措进一步减轻了纳税人办税负担,受到百姓的广泛称赞。

  市营商局立足“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有效压缩了办事成本。针对养老保险高频次事项办理人员密集、排长队的堵点、难点问题,拓展渠道扩大企业和群众办事途径,推行“能网络办理的不要来、电话预约的按时来、咨询疑问的现场答、能自助终端办理的帮助办”等方法,有效分流、引导办事人群,缓解人员密集、排长队问题。此外,针对部分群众因工作忙、外出打工等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及时办理事项业务申请的问题,实施了“我来帮你办”工作制度,在大厅一楼设置了“我来帮你办”办公室,成立了以中心干部为协调员、15个窗口部门为帮办员的38人帮办队伍。对全市重点招商项目、金鹤回岗创业项目、百大项目、中小微企业及65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现役军人等特殊人群开通绿色通道、上门服务。今年5月,在人民办事中心增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伴你走流程”窗口,切实打通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为企业群众打造便民利民的服务环境,利企惠企的营商环境。

  市教育局打出“四减”组合拳,采取有力措施为学校减负,为教师减负,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市卫生健康委聚焦群众需求,从疫情防控、便民服务和惠民政策入手,以“十项”实事为重点,真心实意服务于民;市民政局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通过简化程序、减免寄存费、提供老人意外险等举措让群众省时、省钱、省心;市公安局优化服务,推出“定制化”“管家式”车管服务;市农业农村局“一线工作法”,把服务送到乡村、田间、场院等经验做法在全市树立了标尺。《鹤岗:学党史创新载体办实事惠民为先》《鹤岗加快推进百大项目乾康医业养老护理中心民生工程建设》《植树增绿清洁环境鹤岗万名志愿者在行动》等经验做法已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中青网、东北网、龙头新闻等省级和中央媒体刊发。

  让群众当好民生实事的“出题者”“阅卷人”,在最后“一厘米”上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全市党员干部正全面凝聚力量,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用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效赢得群众口碑,奋力交出党史学习教育的高分答卷。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