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深度 | 科技赋能,“能”在哪?
2021-09-08 13:58:01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公众号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仰望太空——“嫦娥”“玉兔”奔赴广寒、“天问一号”造访火星、“龙江一号”“龙江二号”遨游星际;

  俯瞰大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安全运行,中国长城(黑龙江)计算机智能制造基地填补龙江空白,大庆页岩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放眼远洋——“蛟龙”深潜入海、“雪龙”破冰探秘南极、国产航母渐成体系……

  伴随着“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梦想成真,一朵又一朵科技之花被打上“龙江印记”。

  科技赋能,“能”在优化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省时指出:转方式调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最终要靠创新引领。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黑龙江加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擦亮“龙江制造”金名片。

  近年来,黑龙江经济增速虽然换挡,但产业结构和GDP质量则实现“加速跑”。黑龙江省2020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932家,同比增长54%。全省新成立科技型企业12000家左右。举办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产学研金对接会,推介可产业化科技成果96项。全省共登记技术合同5127项,成交金额267.8亿元。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7%。从哈工大多项技术支持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到非洲猪瘟疫苗研制,各项科技重点项目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从大国重器到社会民生,无不体现科技创新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无限魅力。

  科技赋能,“能”在人才荟聚

  科技创新是成果,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黑龙江能取得这么丰硕的成果,科研实力、科技人才在其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新增院士7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64项,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杰青等150人。

  为了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黑龙江省加强与两院的科技合作,通过举办院士龙江行、建设院士工作站、支持省院合作项目等多种方式发挥高端智库作用,推动院士高端科技成果在省内落地转化。同时,面向全国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首批项目集聚了15个省外优势人才团队,服务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赋能,“能”在产业引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张伯礼院士曾做过一个生动比喻:“卡脖子”不好受,卡了你呼吸道怎么喘气?黑龙江省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力攻关上,取得了非洲猪瘟疫苗研制,高产优质水稻、玉米、大豆新品种等系列创新成果。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创造了水电装备的世界纪录,H钢锻造突破了高品质模具钢锻坯生产难题,古龙页岩油勘探研究成果推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

  新产业、新产品较快增长,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壮大,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化融合,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带动新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黑龙江省技术交易额实现267.8亿元,同比增长13.2%;通过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的企业3435家,同比增长65%;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净增682家,同比增长54.56%。这三项指标增幅均位列东北三省第一。

  2020年,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新成立科技型企业1.3万家。新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6项。未来,黑龙江省还将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0家以上,2023年底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900家,加快形成增长新动能。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科技创新的力量喷涌迸发

  创新创业的浪潮席卷全国

  带动着社会经济生活向着未来加速奔驰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让科技创新的每一项成果

  都成为人民群众触手可及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