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冬日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不畏严寒,与风雪为伴,用自己的奉献和坚守,温暖他人。
数九寒天里的踩“蘑菇”人
2021年12月31日,一个普通的冬日清晨,哈尔滨南站综合车间的减速顶钳工马志伟和他的工友们在编组场空闲线路上走走停停,用脚逐个踩着安装在线路内侧的减速顶,通过减速顶发出的声响和脚感来判断设备状态是否良好。

减速顶是铁路编组站重要的调速设备,关系到车辆的运行安全。因其形状类似蘑菇,被称为“铁蘑菇”,冬季是减速顶故障高发期,容易出现“死顶”、双头螺栓折损等问题,因此马志伟他们巡检时格外仔细,每天都要踩几百上千次。

有时遇到松动的螺栓,戴着手套无法将其轻松卸除,马志伟会直接摘掉手套,抓起冰冷的工具,忍着刺骨的疼痛继续作业,冬天的哈尔滨气温将近零下22℃,不断拧螺母的过程中,他们的眉毛、睫毛上很快挂上冰珠,帽子也染上霜花。

他们在寒风中的细心、耐心与坚持,保障了一列列运送民生物资火车的安全通行。
冬夜中的冰甲战士
1月10日2时35分,正值深夜,青海果洛州青珍乡一民房突然起火,甘德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队员出动,赶赴现场。
青海的冬夜温度极低,在零下20℃的寒风中,消防员奋战了近8个小时才将现场的明火基本扑灭。

扑救过程中,消防员的身体早已冻僵,消防水枪打出的水让他们的战斗服变成了冰疙瘩。

手中的消防水带也因低温结冰而无法卷起,结束灭火后,消防员不得不用锤子将水带上厚厚的冰壳凿碎。

这身特殊的“冰甲”,是他们在寒冷中勇敢逆行,与烈焰奋战的最好证明。
零下40℃他们坚守抗疫一线
临近年末,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的气温降至零下40℃以下,是入冬以来的最低温。恶劣的天气中,一线防疫工作仍在继续开展,公安民警、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组成了核酸采样工作组,重点对市郊平房区的20多名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很多工作需要在室外进行在极寒天气的影响下,圆珠笔和额温枪时常无法正常工作,负责记录的工作人员的手也冻得生疼。

在额尔古纳市上库力检查站,为了严格查验进入车辆和人员,防止疫情输入。公安执勤人员更是需要24小时值守检查,测温、扫码、登记、查验核酸证明,长时间的室外工作无疑是一种考验。

正是他们的坚持与奉献为城市筑牢了疫情与安全的防线。
网友:向风雪中的辛劳工作者致敬!
看到这些在寒冬中默默坚守岗位的辛劳工作者,网友纷纷点赞致敬:
“冬天真的很冷,你们太辛苦了!”
“冰雪铠甲下是一颗勇敢火热的心!”
“感谢有你们!愿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