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双减”落地见效(五)记者手记:减负增效 让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小
2022-01-22 17:45:47 来源:极光新闻  作者:

  据极光新闻报道 在这次“双减”落地见效的采访中,我是带着一种想去“印证”的期许开始的。“双减”政策落地已整整一个学期了,教学课程是不是更多样了?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不是更加有趣了?孩子们是不是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了?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去一一揭开谜底。

  但随着调查采访不断深入,我突然发现,“双减”政策落地后带来的变化远远要比我想“印证”的多得多。

  首先,“双减”的受益者除了孩子和家长之外,还有老师,尤其是那些城市学校里以前所谓的“小科”老师,像音乐、美术、体育等。虽然他们中许多人有着很高的专业素养和学历,但在“双减”落地前,他们每学期分配到的课时并不多,有时仅有的课时也会被“主科”老师占用,课程内容也有些缺乏创新性。而“双减”之后,“小科”老师则有了更多施展自己才华和特长的机会。

  其次,学校管理者也是“双减”的受益者。对于他们来说,教师的考核更加多元化,不用只盯着学生的分数和成绩来验收教师的教学成果。而且,教师们也更能发挥自身特长,人尽其才,学校整体的管理成本大大下降,而教学效率和质量则在不断提升。

  然而,当我来到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小学校采访时,发现自己想要“印证”的问题又有了变化。在农村,“双减”政策落地之前,客观上孩子们无论是课内作业或是课后辅导压力相对较轻,那么,“双减”政策对于农村教育的影响在哪儿呢?

  我所采访的牡丹江市华林镇中心校,位于牡丹江市区东北15公里处,覆盖2个社区和6个自然村。学校六个年级现有教学班9个,教师48人,学生201人,平均每个年级不到2个班级,孩子们平时的学习压力并不大。

  而对于这48名扎根在农村几十年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来说,借助“双减”这一契机,他们更注重“增效”。除了文化课之外,老师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开辟更多样的音乐、体育、美术特色课程,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

  在特色课上,孩子们制作的手工作品虽然带着些许粗糙,但他们专注的眼神,他们清澈质朴的歌喉,他们亲近大自然时爽朗的笑声,绝不输给任何同龄人。

  “双减”的报道,对于我来说,似乎暂时可以告一段落了。而“双减”、“双增”全面提高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大幕却刚刚拉开。我认为,最终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城乡的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也许才是“双减”的目的所在。

  记者:张亮陆俜

  编辑:张宇

  策划:包海多聂欣

  审核:柳博

  统筹:彭艳玲李佰亿

  监制:段君凯

责任编辑: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