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月25日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年我省发布实施5个“揭榜挂帅”榜单,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107项。
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科协和科学技术界别的政协委员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引导科研人员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作为一名企业家,省政协委员杨志峰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在黑龙江振兴方面,从科技成果转化上来说,我们还有差距。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引导科研人员充分对接企业需求。”
“科技成果与经济融合不够。高校院所作为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往往只注重技术指标,不注重产业需求,存在‘两张皮’现象。”省政协委员刘军龙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要系统梳理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编制发布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机会清单,大力开展科技成果招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省政协委员李瑞峰深有感触。“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一方面是学校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是和企业的对接。解决企业的综合需求,需要的是一个团队。”李瑞峰说。
“最近,我们也在寻找办法,看能不能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新型研发中心,这一点,哈工大一直在做尝试。”在小组讨论时,李瑞峰提到,要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摸清成果的底细和现状,利用现有的政策有针对性地辅导和跟进,了解项目转化的困难,并在人才、税收、土地启动资金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叠加,最大力度支持重大技术成果落地。

营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优成长环境
省政协委员朱清霞在小组讨论时,提出要营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优成长环境。“精准对接科创企业需求,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精准培育价值链高端门类的企业,引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各类园区、企业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并形成创新集群的辐射带动效应。”
同时,朱清霞也强调,要及时兑现高新技术企业出入库奖励、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后补助、科技创新券等政策,对购买科技成果的企业,成果转化后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助。

培育主力军 稳定技术人才队伍
省政协委员杨亚宁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更关注高新科技人才问题。“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技术‘卡脖子’问题的解决方式无非就两种:一种是从外部引进人才,一种是咱们本地的高校科研机构来解决技术难点。怎样将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少委员都提出,要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本省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提升双创配套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稳定我省科技创新和技术人才队伍,培育壮大创新创业主力军。

“纵观我省科技人才队伍,高校的科技实力不容小觑。我省有80多所高校,40多位两院院士,高校的技术实力相当雄厚。”省政协委员郑萍来自高校,对高校人才情况十分了解。
郑萍指出,可以在计划申请指南中鼓励申请者,结合本省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来选题,也鼓励科技工作者为自己的科技成果寻求最佳落地途径,为本省企业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