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个别肉丸没有肉 春节涮火锅切莫太“贪丸”
2022-01-28 09:51:09 来源:东北网-大庆晚报  作者:庄文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月28日讯 冬季天气寒冷,热腾腾的火锅成为餐桌上人们的挚爱,丸子,是一种重要的火锅食材。无论去火锅店还是在家自制火锅,各种速冻丸子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

  牛肉丸、贡丸、鱼丸、蟹肉棒、鸡丸……速冻丸子的品种很多。不过,您可知道,各种口味的丸子中,到底包含了哪些原料?

  近日,市民张先生反映,到超市买火锅肉丸时发现,这些肉丸不但散装销售,价签也只标明了价格,而肉类含量、生产日期及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却并未标注。

  根据张先生的投诉,走访了大庆市各大超市后,记者发现,只有少数的袋装丸子包装上说明了肉类的含量,大多数只是写了相关原料成分;而散装的丸子,除了价格之外,更是看不到任何和丸子有关的信息。

  那么,丸子散装裸着卖,是否合乎相关规定?购买丸子食用时应注意些什么?近日,大庆晚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走访。

  种类繁多 散装丸子更受宠

  “家里吃火锅,总认为买上一点丸子就抵一道荤菜了。”东风新村市民王女士说,每年冬天,她都爱召集三五好友到家里聚餐涮火锅,不同口味的丸子都买上一些,省心又美味。

  王女士还告诉记者,每到春节,邀请亲朋好友到家聚餐,在吃够了大鱼大肉的情况下,一家人围着热腾腾的火锅举杯小聚,也是别有一番情调。

  “本来想要买些丸子在家涮火锅吃,但跑了好几个超市发现,大部分都是散装裸卖,也并未标明配料成分,这些丸子的安全卫生情况令人担忧。”市民张先生说,没有包装就难以掌握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作为消费者,也就很难对食品的安全作出判断。根据张先生反映的情况,记者走访了庆客隆、庆购、大润发、永辉等多家超市发现,速冻丸子裸卖的现象果然屡见不鲜。

  在多家超市的速冻专区内,记者看到,撒尿牛丸、鱼丸、冻豆腐……各种口味的散装丸子,“裸身”陈列在冷柜中。

  由于价格相对实惠,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

  虽然商家准备了用来挑选丸子的勺子、夹子等工具,但由于数量较少,工具不够用时,一些消费者为了方便,干脆隔着塑料袋用手抓。而有的顾客,误拿了不想要的种类或感觉买多了,也会重新放回去。

  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虽然有散装和袋装之分,但都是同一厂家生产的。其实,袋装和散装的品质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一个是有独立包装袋的,一个没有。

  记者也从消费者处了解到,统一的价格,对于他们购买起来也比较方便。挑选的时候因为各品种的价格都是统一的,不用分开来买。

  肉类含量 散装丸子多未标注

  走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除了永辉超市对散装丸子的肉类含量进行了标注,其他超市都只是标注了丸子的价格,而原料成分说明、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方法都没有说明。

  在永辉超市记者看到,一种商品名称为“撒尿牛丸”的肉丸配料表中,号称牛丸的产品,主原料竟然是大于45%的鱼糜加鸡肉。在配料表中还标注了猪肉、鸡肉、肥肉膘、鸡皮、猪血、牛肉以及十几种添加剂。走访时,一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散装丸子的具体信息,通常都标注在大的包装箱上,丸子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配料等都会在上面,但是丸子中具体的肉类含量有多少,通常是没有的。而对于散装丸子中,各种肉类的含量分别占了多少,超市销售人员表示不清楚。

  随后,记者查看了袋装的丸子,所有袋装丸子上都标明了有关丸子的配料,但是大多数的包装袋上,虽然写了丸子的配料成分,并没有标明丸子中肉类的具体含量,而少数标明的,各种数据也不同。

  其中,一种名为“撒尿肉丸”的产品,主料中标明:鸡肉≥30%、鸭肉≥10%,而配料表中则是标明除鸡肉、鸭肉、鸡皮、鸭皮、淀粉等,还有十余种添加剂及食用香精香料。

  记者了解到,有些市民也对丸子中的肉类含量有疑惑。“放在火锅里挺香的,闻着觉得味道也可以,吃到嘴里就觉得面面的,估计还是面粉比较多,真正的肉并不会太多,不然有些肉单买1斤就好几十元,哪能有这么便宜的丸子呢?”市民武先生说。

  瞒天过海 蟹肉棒中没蟹肉

  其实,市民武先生的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散装丸子定价大都在每斤10元钱左右,与原料价格也相差甚远,都是鸡肉、鱼糜、淀粉、色素等原料,含有虾、蟹等海鲜成分的寥寥无几。

  另外,墨鱼丸、虾丸等丸子,原材料也都大同小异,鱼糜是唯一与海鲜有联系的原料,不过到底是河鱼还是海鱼制作的鱼糜,并没有具体注明。其中,只有一种虾丸的原料中注明含有虾粉,其他海鲜丸子没有“正宗”的海鲜成分。

  记者了解到,通常配料的标注,都是按照成分含量的多少来决定位置顺序,而在记者看到的多数配料中,通常鸡肉都排在第一个,说明这种丸子中,鸡肉的占比是最多的。

  而多数蟹肉棒的配料表中,根本没有蟹肉。

  那么,这些不含蟹肉的蟹肉棒,怎么会如此起名呢?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这些蟹肉棒名字的旁边,通常都有一个小小的“仿”字。对此,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模仿”的意思,表示是和蟹的味道差不多,但不是用蟹肉制作的。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般市民都不太会注意这些小字,如此看来,为了逃避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裁,某些企业还打起了擦边球,在包装上下工夫。

  已有规定 速冻食品禁“裸售”

  那么,超市将原本带有包装的肉丸拆袋散装销售,是否合乎相关规定呢?

  记者了解到,按照商务部出台的《速冻面米食品行业标准》规定,不经预包装的速冻食品不得销售。继续“裸卖”的代价是: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该《标准》针对的正是散装速冻食品最难保证的质量关。散装食品包括速冻面米食品和速冻调制食品两种。其中,速冻水饺、汤圆、包子、馒头、炒饭、炒面等,属于速冻面米食品;速冻中西式菜肴、肉丸、鱼丸、虾球等属于速冻调制食品。

  而《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也要求,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装食品,必须有防尘材料遮盖,以避免顾客直接触及,同时,容器的显著位置应标注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信息。

  核实身份 选购看清配料表

  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则表示,作为生产商,应在配料表中标明“真实身份”,不能误导消费者,不应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不能以次充好,或在标注上忽悠消费者。

  “不带有独立包装、直接放在冰柜里的散装丸子,还是尽量别买为好。”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没有明确具体的产品说明,普通消费者无法全面掌握,这些散装丸子的相关信息,对于产品质量是否有保证难以考证。

  另外,散装丸子保存环境并不稳定,频繁打开称取,很容易带来交叉污染,存在微生物超标的隐患。

  而在购买独立包装的产品时,尽量选择信誉好的知名品牌,同时,要注意仔细查看包装袋上的生产企业厂名、厂址和产品保质期、配料表等相关信息,不要被食品包装上看似诱人的名称所误导,免得买到手了才发现并非自己所需。

  一般来说,应尽量选择食用添加剂相对少的产品。

  虽说添加剂只要不乱用滥用、符合相关安全标准,食用就没问题,但营养价值实在不高。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还是建议多吃营养丰富的新鲜食品。

  在此,大庆晚报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肉丸等速冻食品时,尽量选择标签标识清晰完整的,注意查看产品的配料表,是否有主料肉的成分。

  那些价格过于便宜、但味道和口感却非常好的“三无产品”,要慎买。

  贪图便宜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买到了被不法商家乱用非食品类添加剂的“问题丸子”。

责任编辑:宋蔚

【专题】新时代 新征程 2022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