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服务纳税人的“小幸福” 黑龙江税务部门便民办税持续发力
2022-01-28 12:47:39 来源:东北网-极光新闻  作者:杨 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据极光新闻报道 为了持续打造优良的税收营商环境,黑龙江省税务部门在优化纳税服务上寻找“小切口”、产生大效应,纳税服务工作更加便民高效,纳税服务举措更加贴心暖心,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纳税人缴费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工作人员为纳税人服务。

  不见面税费业务照常办

  日前,装有发票的“税务专递”从哈尔滨市松北区税务局发出,通过快递直接送到纳税人手中。“现在办税真是太方便了。按照系统提示,用手机拍照上传所需资料,几分钟就办完了代开发票业务,而且税务局还把发票免费邮寄到家,不用出门就都能办,再也不怕受到疫情的影响了。”代开房屋租赁发票的刘女士为税务部门的便民服务举措点赞。2021年,黑龙江省税务部门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线上申领发票、线下免费配送”服务,全年免费寄递发票34万件,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缴费人。

  松北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的工作人员介绍,市民通过关注哈税通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我要办税”,进入“即时办”办税平台,即可远程办理相关业务。此外,“即时办”远程办税系统还设置了人工客服线上问需功能,及时回复解答相关税费问题。这项服务的推出,让办税缴费更方便、更快捷,切实减轻了纳税人缴费人的负担,进一步提升了办税缴费体验。

  据了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黑龙江省税务部门不断拓展“非接触式”“不见面”办税缴费服务,2021年共发布214项“非接触式”办税清单和8类33项自助办税事项清单,切实做到了政策“码上可知”、咨询“线上可答”、业务“网上可办”、操作“掌上可行”。大力推广电子税务局,97%以上主要涉税(费)事项实现“一网、一门、一次”办结。

▲为纳税人讲解税务政策。

  解难题精细服务伴身边

  项目建设是地方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双鸭山市正在积极延伸粮食深加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致力于做精做长粮食加工产业。鸿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当地玉米深加工企业中龙头,2021年,旗下新能源子公司提出了鸿展二期立项土地需要进行分割,划到二期名下,方能办理其他相关手续的问题。当地税务部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合国土资源部门共同研究相关政策执行细节,为企业建立税源信息,使不动产分割和相关税费处置程序提前完成。

  “税务部门是我们的‘首席服务员’,无论何时遇到何种涉税需求,第一时间给予响应总是他们,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暖心又高效!”黑龙江鸿展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鲁先生介绍说。

  企业良性发展,税务精细服务相伴左右。黑龙江省税务部门针对行业特点,专门梳理形成《税费风险清单》和《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对省“百大项目”实行“一条龙”直联服务和“订单式”供需对接,建立“一户式”信息智能归集和问题即时响应机制,提供税费风险防控预警服务,真正做到项目建设全周期有人问、有人帮、有人管,助力项目加快投产达效。除了帮助企业寻找产业发展与税收政策的最佳契合点,黑龙江税务部门还在构建更为便民利民的智慧服务体系上发力用劲,推出“简事快办”服务,全省税务部门设立“简事快办”窗口217个,实施业务繁简分离,简单业务即办即走。推行以来,办理简单业务的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间减少30%;在全省每月业务量增加8.5%的情况下,平均业务办理时长却减少了8.75%。

  学政策税务部门出实招

  新开办纳税人不太了解税收政策和办税流程,往往会产生办税焦虑,影响纳税人的办税体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黑龙江税务各级税务部门纷纷拿出针对性服务举措,给新办纳税人上好“开学入门第一课”。

  龙江县税务局将“增值税纳税销售额新规”“各类申报时间节点”“发票种类及核定要求”“电子税务局操作指引”“税务Ukey操作指南”等办税重点内容划好重点、精心编排、汇集成册,第一时间发放给新开办纳税人,力求以最清晰明了的形式让新开办纳税人看懂、会用。

  同时,县区税务局还建立起网格服务微信群,为进群的新开办纳税人提供涉税咨询和税收政策宣传。税务部门还将网格服务微信群二维码放在市场监管部门综合受理窗口,方便新开业纳税人在登记后扫码进群,了解下步办税流程,掌握最新税收动态,咨询未来涉税疑难,使新开业纳税人一码在手、信息尽收。网格服务微信群被新开办纳税人亲切称为涉税问题“答疑解惑小灯塔”。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税务部门紧盯重点民生领域和群体,聚焦纳税人缴费人的现实需求,建立税收服务专班,精准解读、推送、落实各项税费政策;采取税企座谈会、“百名局长进百企、万名干部进万企”志愿服务和税务+商会协会等服务模式,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宣传咨询辅导;通过组建税收专家服务团队、举办税务大讲堂等形式,帮助小微企业学政策、得实惠,持续释放税收政策红利和税收服务效能。

责任编辑:王俊芳
相关新闻